苏醒的表情就定格在张大嘴的样子,苏崇则是一个人在哪自说自话。
当年的向阳岭大战本意就是一场假借绕后偷袭南楚屯粮重镇,实际上是绕后偷袭南楚中军的战斗。
若无意外不过是魏楚联军合力伐周的大战中的一个插曲,可能会给苏崇带来一定的军功,但绝不会出现什么大的波澜。
苏崇当年也不过是一个正四品上的忠武将军,在福大将军也就是如今的右相帐下听令。
手中带了4000骑兵听福大将军号令,绕道向阳岭,出其不意攻楚后路。
一路上4000人小心戒备,行至南楚境内,路上却遇到了小股的东魏斥候,4000骑兵对上一个十人的斥候小队,简直就是手到擒来,苏崇自然不会放过他们。
只一个冲锋就干掉了所有人,因为当时已经是南楚境内,却还没有到达指定地点,苏崇自然是小心为上,命令部队休整之后再出发。
却不想这边的事情被远远的另一队斥候发现,虽说苏崇带领的这些人都没有大周的军旗,但斥候却带东魏的军旗,另外一队看见这4000人杀掉东魏斥候,自然知道来者不善,拍马就走。
也就是他们走的匆忙,若是躲藏一会苏崇还真发现不了他们,很快大周的警戒就发现了那些人,急忙过来通报,苏醒听着这样的消息自然明白,绕道向阳岭偷袭南楚后路,怕是已经行不通了。
正在急躁之间,就想起了出征前做的那个梦,那个白胡子老头点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就说是给了自己一部兵书。
苏崇醒后多次验证,方确定自己脑海中确实多了一本兵书,又经过偶尔提一些不同的意见,被采纳,被实施,才确信可信。
这次的绕后偷袭苏醒本想看看兵书中有无办法,可却奇怪的是再也找不到脑海中那本兵书的影子。
此计划是福将军定下的,福将军还问了苏崇的意见,苏崇也只能凭自己的经验说了几句,却发现俩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至此苏醒再没有疑惑,接令行事便是,他相信就只用自己的指挥能力也能够应付。
却不想行事不慎,漏了行踪,可那脑海中的兵书却还是没有找到,正当急躁的时候,身边别的将校坐不住了。
“将军,现在怎么做,是继续前行还是掉头回去?”一校尉开口了,如今确实是有些进退不得,退的话有违军令,进的话明知已经暴露行踪,再走下去,怕是会出事。
一众将校都等着苏崇拿主意,苏崇此时却在想着兵书去了何处。
苏崇压压手示意众将安静,自己坐在地上沉思良久,在众人看来,将军像是下定决心一般,忽的一下站了起来,只有苏醒知道,他找到兵书,找到了方法,而且认为可行。
“众将听令。”苏崇左手扶剑,右手张开。
身边众将单膝跪地,手起军礼,静等着眼前之人下令。
“出发,继续朝向阳岭前进。”苏崇还是下达了继续前进的指令,跪下的将士也没有任何异议,大周的将士就是如此,只要主将下令,任何地方,任何情况都遵令行事,这一直是大周对抗南楚和东魏的最大依仗。
苏崇随后又补了一句:“派一队人,分散开跑,往回去,告知大将军这边的情况,并请大将军配合,如果敌方回援,我方就压上去给予压力,我写封信。”
副将点头答应一声,回头去点兵。回去的人先行出发,在半个时辰后苏醒才下令剩下的人快马加鞭。
4000多人不再掩饰,反而是比一开始的行进速度更快。
一日后已深入敌后,兵书之上写的很简单。
以4000人兵锋,不再向阳岭偷袭中军,而是假意前往向阳岭,目标却直指南楚后方屯粮重镇,攻其必救,若能烧毁粮草,自然最好。
若是不可行,也要在那附近露面,并用附近的地形和南楚躲猫猫,时刻威逼敌方后路,再散布消息,扰乱南楚军心。
攻其必救,历来都是上好的战场应对之策,只是很多时候正面战场无法腾出手来。
一日时间足够南楚反应了,苏崇以4000人进入敌方腹地,想法很美好,但却是兵行险招,若是南楚后方还有足够的骑兵,这4000骑兵怕是有去无回。
如今苏崇能够坚定信念,就是因为出发时的战前会议上,大将军说过,南楚方面的骑兵在战场之上被咬住了,他们若想回援,定会走进事先准备好的埋伏圈。
若是后方没有成规模的骑兵,想要靠步兵对付这么一批精骑,绝对是痴人说梦。
果然很快苏醒派出去的,以4000人大部队为中心的斥候,发现了敌方的斥候。
“将军,敌方斥候在前面不远处,他们似乎没有发现我们,我们当时在一个山坡后,远远的看见了敌方,若是大军出动,半柱香功夫就可以扑灭他们。”一名斥候回来报信,并提出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