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皇帝陛下一高兴,赏八百里封邑,万金,绫罗绸缎无数,侍女仆人二十人,赏完就后悔了,实在是面前这个苏崇之前拒绝过多次后两样赏赐了,皇帝从没在一个人身上加恩都加得这么不痛快!
不想底下的苏崇连犹豫都没有,就再度躬身谢恩。
皇帝今天真的是很高兴,一来,这位定远侯效忠三十年,又不爱财色,皇帝对他有所忌惮,而这次的举动也终于消减了皇帝的疑心,二来,东境确实是大胜。
“爱卿还没有回家吧,快快回家去吧,明日咱们君臣再议。”苏崇刚刚起身,再度躬身一拜“臣谢恩。”
说完躬身退出大殿。
出得宫门,苏崇牵着马直奔侯府,路上想着苏醒的信:出征近一年,这小子真是长大了。
定远侯府本就离皇宫不远,再加上侯爷回京途中得老仆报信,得知苏醒坠崖受伤,虽然老仆表示已经没事了,信件上也言说无碍,但这些并不能妨碍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心。
很快苏崇就回到了侯府,刚刚进门,谢叔上来牵过马,道一声侯爷辛苦,苏崇问世子在哪里,谢叔回道:公子以为侯爷入宫一下不会回来,便去了藏书楼看书。
苏崇快步来到藏书楼前,正想推门,顿了一顿,收起脸上的喜色,装出一脸威严,推门入内。
在一层转了一圈竟然没有发现苏醒,苏崇面色诧异,过去的苏醒只对诗词历史感兴趣,可从没有上过二楼。
渡步上了二楼,行到楼梯口,往上探往,只见苏醒坐在桌前背对着自己不知道在看什么。
苏崇轻步走上二楼,慢慢靠近苏醒,苏醒经过洗筋伐髓不仅是体魄记忆力的增强,洗筋伐髓更像是一个全面增强人体各方面的光环,包括但不限于体魄、记忆力、视力、听力。
苏崇在门外的时候,苏醒就听到了他的脚步,也听到了他急切的呼吸,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故意等到呼吸平缓了才走进来。
此时的苏醒已经猜到能进这个地方的不是谢叔就是父亲了,不过是装作没有发现罢了。
苏崇来到苏醒背后,好好的打量了苏醒一阵,然后看看他读的什么书,苏醒这时才装作发现了他。
苏醒回头,装作惊讶的样子:“父亲不是进宫面圣了么,孩儿以为父亲一时半会回不来呢,父亲回府,孩儿有失远迎,父亲赎罪。”
一边说一边打量着这位便宜父亲,只见苏崇样貌端正,只是眼睛比较大,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记忆中对也他嗯印象也是严父居多。
苏崇摆摆手:“陛下恩准我先回家,你读的什么书。”
“回父亲,是兵书《韬略》,另外,这是孩儿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请父亲斧正。”说着苏醒把一本书,和一本笔记递给苏崇。
苏崇本来是随意翻看,想找点问题批评一下苏醒,但看到第一句时,苏崇大惊,原来这句话苏醒写的是孙子兵法中的开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苏崇愣在原地,看了很长时间,终于抬头看向了苏醒:儿啊,这书?真的是你写的?
苏醒恭敬的表示:“只是孩儿的一点感悟,请父亲指教。”实则苏醒是看了《韬略》之后发现这世界的兵法,不逊于《孙子兵法》,所以默出了孙子兵法进行比对。
现在刚刚大胜归来,他自然也想要看看真正参加过大战的人对其的看法。
苏崇正色说道:儿啊,这书万万不要传出去。这书中的理论相当全面,为父已经没什么能指教你的了,只希望若你有朝一日上的战场,能够活用理论,莫要读死书,只需记住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利益便可。
“是,孩儿省得。”苏醒恭敬的表示。
“我父子二人近一年没见,去买些菜回来,打点酒,咱们好好聊聊。”苏崇拍拍苏醒的肩膀。
“是,孩儿这就去。”
苏醒还没有出门,皇帝的圣旨就来了,宣旨的是大内总管太监周全。
父子二人连忙跪下,周公公尖细的声音开始响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褒有德,赏至材,定远侯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守节乘谊,以安社稷,朕甚嘉之。其加封大将军,特许自行招募府兵五十人,赏万金,奴役二十,绫罗绸缎百匹,再以金陵地益封一千两百户。
“臣谢陛下恩典。”苏崇父子谢恩领赏,正要起身,周公公继续说道:陛下还有一道恩旨。
父子俩人对视一眼,再度恭听。
原来这是一道给苏醒的圣旨,原因自然是苏醒的诗词,特封苏醒为朝议郎,可上朝议政。
父子二人领旨谢恩,送走了周公公,苏崇把奴仆交给谢叔安排,苏醒也出门去买酒菜。
父子二人坐在亭上,苏醒举杯:“孩儿恭喜父亲大胜而归。”苏崇摆摆手,父子二人喝着酒吃着菜,酒过三巡,苏崇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