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想法是否正确,恐怕只有经历了才明白。
眼下郑弈肯定不会这么想。
这个问题本身类似于我从哪来?要到哪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一种哲学形式的拷问。对大数人来说,是没有答案的。要快速的在脑海中找寻什么最在意的事,还真找不出来。
郑弈试着选取了一个几个对象,发觉没有一个符合“最在意的人或事”只得摇摇头。
导师完全预想到了郑弈的答案,直接继续说道。“现在我们进入第二种方式。”
“再次闭上眼睛吧。”导师的声音完全变了。
“设想你现在正站在沙滩之上,海浪冲刷你的脚,面前是笔直的天际线,太阳释放的温暖热量包裹着你的全身……”
导师的声音完全变了,变成了另一个人,音调异常低沉,语速及其缓慢,那种声音就像是闷热的下午,老师在讲台上教学一般,令人昏昏欲睡。
这叫做催眠。
这种独特的语气,郑奕非常熟悉,他独属于艾瑞克森,被誉为现代催眠之父,所谓的催眠疗法正是由他开创。
围绕此人还有许多传奇故事,最恐怖的当属他依靠自我催眠,成功治愈了自己的小儿麻痹症并为自己续命。
在之前的实验中,导师曾组织大家集体观看艾瑞克森的流传的影像资料,研讨他的催眠技巧。
最后众人得出一致结论————本质上,他的催眠术和大仙治病,萨满祭司,地中海巫师之类玄学职业等等没有任何区别。所使用的“能力”不过是从一开始就大量运用的心理暗示技巧。
这些东西并不稀奇,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
商业上的“羊群效应”“品牌传播”“长尾理论”本质上就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可以说自打我们睁开眼睛,就被心理暗示所围绕。
所谓的“能力”就是这些吗?郑弈顿时有些失落了,这些根本就是之前的记忆的重演。
想来也对,整个世界都是由自己的记忆中构成的,不可能无中生有。
复活也许压根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