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如此,看客们更加埋怨为什么“仙女”只给一碗仙茶让陈成喝了,我们也要想“不羡渊明不羡潜”啊!(陶潜字渊明)
“梦见哥,你那碗……真的很好喝吗?”七少也忍不住眼巴巴地望着他。
“甜?”蒋飞猜测着“仙茶”的滋味,能让梦见哥哥那么回味,那肯定是“甜味”了。
“甜!”陈成眨眨眼睛,看着如此单纯、如此容易被人蒙蔽的小可爱们,很想告诉他们:
甜?
不仅不甜!
差点把我的胆汁都苦出来了!
造孽啊!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难喝的东西!
明明陈成已经非常警觉了,可还是中了人家的“奸计”,当那一口苦汁刺激着舌尖到肠胃,陈成也觉察到献茶小妹妹嘴角狡黠的微笑!
年轻人!不讲武德!偷袭我这个14岁的老人家!我大意了没有闪!
她们想让陈某人出糗,可是我见多识广,什么没有经历过!
我不但不会让你们觉得我在受苦,还要让你们觉得我在“享福”!
我不但脸露出无比享用的样子,事后还有写一首诗来夸赞它!
不仅要在滋味把它吹天,还要抬出苏轼加陶潜,提高它的精神品味!
这就是我,连消带打,接、化、发!
对于这样的小妹妹,我想告诉你几句话:
你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我这样的老同志,这好吗?这不好。
我劝这位小妹妹耗子尾汁,好好反思,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聪明!
小聪明!
武林要以和为贵,要讲武德,不要搞窝里斗!
谢谢朋友们!
不过话说回来,刚刚我喝的那不会真的是“耗子尾汁”吧?
真是越想越恶心!
呕!
陈成脸带着陶渊明苏东坡那样高深莫测的姨妈笑,腹中却是翻江倒海,甚至怀疑自己活不过今晚……
……
木楼,天仙姐姐和一群小姐妹看着喝完“耗子尾汁”的陈成,满嘴胡说八道,把一碗“苦汁”说得天有地下无的,简直要笑疯了!
“哎呀呀!这个小陈郎君!怎么这么能鬼扯呢!”
“好笑死了!”
“我们真该把他收在寨子里,那以后可就好玩了!”
一开始她们也怀疑陈成并没有中她们的小把戏,又或者是派出去的彩花妹心软,临去给陈成的碗里加了糖了——
可是不信邪的彩花妹自己回来尝了一勺,差点原地爆炸!
“呸呸呸!”
苦汁一点问题没有!苦出天际!
至于陈成,你不要看他面带微笑,光是他揉肚子、摸喉咙120遍来看,他也是硬撑着呢!
至于他担心性命的问题……
“活不过今晚?不不,‘苦汁’补得很!”
这玩意,既不是茶,也不是饮料,确切说,应该是一种稀奇古怪的“药”,乃是仙姑寨的秘方,说是“仙药”也不算为过。
头昏脑胀,饮几口“苦汁”立马神清气爽;
肿毒化脓,咀嚼一把“苦汁”剩下的渣渣敷之,次日便消炎结痂;
孩儿热痱,温淡苦汁洗之,一扫而光!(陈成:“……”特么不会是云南白药吧?云南白药也有点苦,可没有这么苦啊!再说这里是广西也不是云南啊……)
总之,这是一种类似后世修仁茶那样的“蛮茶”,只是滋味十分放飞,完全没有理会饮用者受得了受不了!
可也正是这样,陈成在剧烈反应下还是喝了它——
因为毒药的话,一般还是会伪装成“香甜口”的,就好像《九品芝麻官》里星爷说:一包糖,一斤砒霜,比芝麻糊还稠啊,你敢喝?
这碗“耗子尾汁”,不管有没有好处,权且猜它大概率没有坏处吧,说不定是种凉茶呢。(据说凉茶就是张丞相发明的,开元四年张九龄由长安称病南归,返故里孝养其母。患瘴疠后日喝两碗金银花、淡竹叶、甘草等药用植物熬制的凉茶得以见好,后人命名‘张九龄’凉茶,又说具有泻火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适用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等后来广西有了罗汉果,凉茶就更美味了。作者菌写本书时,基本手边都泡着一杯罗汉果哈哈哈!)
总之,木楼小姐妹们笑得开心,下面吹嘘自己“不嫌渊明入桃源”的陈成笑得开心,众围观者也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自己对第一首诗胜负的判断:
陈大诗师胜!
很好得出结论啊!
一个酒,一个茶,一个让人麻痹,一个让人清醒!
一首诗里卖弄着自己的人际关系,各种大诗师的朋友圈;
一首诗亲近自然,追随先贤;
两个人都在诗里致敬了陶渊明,陶渊明也的确是一个酒鬼——
可是平大诗师写的仍然是一个世俗的仙姑寨;
陈大诗师却通过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