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凌一直向西而行,此时已经离开黎国有半年之久,一路上风土人情渐渐地发生了变化,再后来连语言也出现了沟通障碍,当地的人都听不懂汉语,他们说的话赵飞凌也听不懂。
赵飞凌苦苦地寻找,却无法找到一个能充当翻译的人,如此连吃顿饭都异常艰辛,幸好在这里流通的货币也是银子。
柳川生前也没走这么远,所以他并没有告诉赵飞凌其他很远的国家语言是跟中原四国不一样的。
此时赵飞凌已心生往回走的念头,但他又觉得不想回去。
这天,赵飞凌在一条街上不停地喊着:“谁能听懂我说话、谁能听懂我说话...”。
他反复这样地喊着,希望能有能听懂汉语的人。
街道两旁有很多小贩在卖各种东西,然而有些东西很是稀奇古怪,赵飞凌因为语言不通也无法询问,只得继续边走边喊着。
路上的人都在看着他,在这些人眼中这个人穿着奇装异服,不知道从何而来。
突然,后面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我听得懂”。
赵飞凌赶紧转过身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约三十来岁的女子,左手还牵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
赵飞凌:“大姐听得懂我说话”?
中年女子:“听得懂,我是凉国人,嫁到这里来的”。
赵飞凌:“请问大姐,这国家叫什么名字”?
中年女子:“这里叫泽国,离凉国都是万里之遥,听公子口音好像是黎国人”。
赵飞凌:“不瞒大姐,我出生卫国,是个孤儿,师父是黎国人,我是师父带大的”。
中年女子:“你还是回去吧,离乡背井的心情我最能理解”。
赵飞凌:“哎,我的师父我的义兄都去世了,中原是个伤心的地方,不想回去”。
赵飞凌心想:我还没说我的身世、我的遭遇呢,哎,真是一言难尽。
小男孩:“逃避是懦弱的表现,人可以为他人而活,也可以为自己而活”。
一个小男孩一句话说出来犹如一盏明灯一般。
赵飞凌:“小弟弟,这话听着很有道理,是谁说的”?
小男孩:“我娘说的”。
中年女子嫣然一笑。
中年女子:“这话我也是听来的”。
赵飞凌:“谢谢你们,我觉得我确实应该为自己而活,不能浪费生命”。
此时赵飞凌大彻大悟,准备返回黎国。
赵飞凌:“大姐,请问这泽国有什么特产吗”?
中年女子:“有啊,香料、咸鱼、大葱...”。
赵飞凌想了想。
赵飞凌:“大姐,我给你钱,你帮我买条咸鱼好不好”?
中年女子帮赵飞凌买了一条又大又肥的咸鱼,赵飞凌与两人道别启程返回黎国。
赵飞凌用袖里乾坤收起了鱼,之所以买这条咸鱼是因为当时临走时柳澜心要他带点特产回去,带条咸鱼回去逗逗她也好。
---苏州---
自从赵飞凌离开了以后无泪偶尔会来这是客栈找柳澜心,柳澜心其实早已经原谅了无泪,再加上她的心里依然装着无泪,所以没多久她也回到了罗府。
罗家人也觉得很对不起她,所以待她更加地好,颇有已经接受了这个儿媳妇的意思。
此时,杜家当初收养的男婴也早已长大成人,虽然并非亲生,但杜家已无男丁,所以对他特别宠爱。
自古慈母多败儿,这个杜继先也不例外,终日游手好闲。
这天,杜继先又想偷家里的银子出去喝花酒,不料被王月娥抓了个正着。
王月娥生气地说:“你这个败家子,你又想偷钱去花花酒是不是”。
一见被抓了个正着,杜继先赶紧解释。
杜继先:“不是的娘,你误会了,我只是想去看戏”。
王月娥生气地说:“你还狡辩,有多少人偷偷告诉我你经常去喝花酒,难道要我这个当母亲的带人去抓个现行你才会承认吗”?
杜继先:“谁看见的,你找他来跟我对质,娘我真没有,肯定是有人看我不顺眼所以背后诋毁我”。
王月娥生气地说:“以前的娘就不多说了,以后再去那种地方,我把你关起来,门都不让你出”。
杜继先:“娘那钱我拿走了啊,你不信可以派人跟踪我,我保证我不去喝花酒”。
王月娥气得只能摇头。
杜继先拿着钱跑出了门,找他的狐朋狗友去了。
此时杜继先怕王月娥真会派人跟踪他,所以他打算暂时不去鬼混,跟狐朋狗友宣布暂时被家里盯上了,要收敛一点。
人啊,一出生大家都是白纸一张,只是这个杜继先所结交的都是附近的公子哥,这些人整天游手好闲,渐渐地也就跟着那些人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