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已经降下来,微风吹到脸上很是凉爽,两兄弟都没有再说话,只有那辆旧自行车不断传来“呲啦呲啦”的声音,回荡在这寂静的村路上。
临到家时,林峰转回头对林洋说:“回家了,别跟咱妈说你打架,就说是玩蓝球时摔的,省得她担心!”林洋点头称是。
林峰家住在新河村,位于清河镇西南,村子不大,只有不到一百户,三百多人。村前有条小河,是条人工挖掘的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里学河南也要修个红旗渠,便从流经镇南边的黄河边修过来一条水渠,将黄河水引过来,形成了这条小河,故取名为新河,而这新河村也便因此得名了。
他们家在村子西头,一个用夯土围成的院子,院里开了两垄菜,种的大葱和圆菜,门口堆了些木柴,在院子北边山墙根下是两间土坯房,墙垛上还有几个老鼠挖出的洞。这种房子在村子里已经不多见了,大多数的家户都起了砖房。
这时,土坯房顶上已经升起了炊烟,母亲赵玉芬正在灶台边忙碌,她的腿有些风湿,赶上潮湿天气,腿就直不起来,得扶着灶沿走路。
林峰兄弟俩推着自行车进屋,打了招呼,赵玉芬看见儿子们回来了,就乐得合不拢嘴,眼里充满着慈爱,她觉得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生了两个听话的儿子,每当看到他们,她就忘了一切病痛和烦恼。
林洋刻意地回避着母亲的目光,说了声要写作业就了上坑,放下书包背对着母亲,趴在坑桌上写字。在坑桌上方,从屋顶上垂下来一盏小灯,白炽灯光线有点昏暗,赵玉芬没有注意到林洋脸上的乌青。
林峰蹲在地上,把几根木柴塞进灶膛,赵玉芬说:“小峰啊,你也去复习吧,明天还得考试呢!”“妈,没事,我都复习好了!今天腿疼不?吃药了吗?”赵玉芬慈祥地看了看林峰,“我没事,不疼了!”转身倒了一瓢水进锅里,盖上了锅盖。然后又说:“明天早上我给你们做饭,中午得好好吃饭,不能再吃干馒头啃咸菜了!”
林峰笑道:“今天,和方叔他们一块吃的,吃的烩菜挺好的。”“你方叔是好人呐,但也不能老是吃人家的,大家都不富裕。我明天多做一些,给他们也带上。”
吃饭的时候,林洋脸上的乌青到底没有瞒过赵玉芬,虽然兄弟俩极力解释,赵玉芬仍然是将信将疑,给林洋敷上凉毛巾,“我也不管是什么原因,小洋,你是大孩子啦,你哥要是上学走了,你自己要管好自己,要走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