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了,反正把他们击溃一次也没多大代价。
可是现在这剧本……我也看不懂!
好在,部分土兵们还是有些主观能动性的。
他们开始奔走宣扬沈思诚的以一敌十,把杨长老身边最勇猛的壮士全数击杀的“神迹”。
根据脑补,沈思诚“下凡”一定是他们姐妹的冤魂在天上告了状,“天神”发怒要铲除恶霸马文英父子。
他们本来就和沈家无怨无仇,反倒是马文英儿子的作为更让他们愤恨。
以前一直不敢报怨,是因为首领们把马文英描绘成了手握两万精兵,一意不顺、一言不合就要屠村的大魔王!
所以大家只好忍气吞声地饿着肚子也要缴纳军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姐妹被送去贵阳府的火坑里。
原本这是首领们为了方便统治,借着马文英的名义多捞点儿好处,特意夸大外部压力的说辞。
实际上马文英索要的军赋也大致相当于他们土地收成的15%,不过在杨九林收的时候就直接乘以4了……反正锅已经给马文英背了。
这下好了,在这种背景下,沈思诚很快就被脑补塑造成了他们这些可怜人的大救星……
这三千土兵,除了少数机灵的逃走外,几乎全数投靠了沈思诚,“要死也要死在贵阳府”也成了他们的口号。
一直以来坚持对马文英卑躬屈膝的杨九林,当即遭到了清算,随后就承受了人们积压已久的怒火,碎成了几千份……
“吊死马文英!”
“剐了马洪穆!”
“要死也要死在贵阳府!”
在这样的口号声中,三千余人的队伍向着安平县继续前进——虽然原本的目的地也是安平县,不过土兵们的立场已经完全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