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3 圣人之道  我在明朝玩游戏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渊阁中,谢迁三人看完将从宝儿那里得到的小册子中的内容,谢迁感叹道:“原来苏木不入官场,他的目的是想走古之圣人之道。”

古时候的圣人,都必须经过立德、立功、立言,条件非常的苛刻,因为这些都需要得到世人的认可才行。

凡是能够成为圣人,那必将是有着自己的思想,对天下百姓做出巨大的贡献,德行让天下之人所钦佩。

这是古代读书人的终极理想。

在苏木给宝儿他们所讲的故事中,苏木本就有着让故事教育孩子的想法,可是他却在无意中在进行着这圣人‘立言’的过程,虽然只是很初始的阶段,但这在谢迁三人看来,苏木已经迈出一步。

因为故事中他们发现苏木的思想正在成熟。

而且谢迁他们认为苏木想走古之圣人之道,不仅仅是因为这篇册子而已,还有他们收集的苏木这段时间所做之事和近段时间的表现。

可以说苏木现在的功绩,已经远远超过同代人。

李东阳和刘健纷纷感叹。

不过三人虽然不是圣人,始终也是当代的大能,他们对于任何事都有着很清晰的认知,所以感叹之余,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经过感叹后,李东阳开始对苏木所讲故事中的思想进行总结,他不太乐观道:“这苏木的思想虽然已经自成一派,当中蕴含着法家、儒家、佛家等众家的思想,可惜却有危险,他太过看重实务,从他做事就可以看出,他不融于人,做事方法虽然讲礼却偏激,不知道这对大明来说究竟是好是坏。”

刘健闻言也皱眉道:“凡是圣人出世,必将会影响着当世的气运,同时还会伴随着混乱,我之前以为在阳明悟道出龙场后,我大明的成圣气运已经被他耗光,可没想到现在又冒出苏木。

如果同时出现两个圣人,大明的走向究竟如何,很难预料。”

刘健口中的阳明就是王守仁,可是货真价实的圣人,被后来的人们称之为古代最后一位圣人,不像苏木那是拾人牙慧,将在现代所学到的东西统一结合,在大明却成为他的东西。

他的故事中就有着王守仁“知行合一”的思想。

三人当中,谢迁最为乐观。

他作为大学士,对于圣人之道是最为向往的,他看见刘健和李东阳两人并不乐观,他不大乐意说道:“两位何必如此苦恼,我大明能出现圣人,这证明大明的国运厚重,并且这对大明也是一件喜事。

况且这苏木只是迈出第一步,能不能成功,那还两说,反正我个人希望他能成功封圣。

现在阳明已经走到他的前面,我挺期待他能后来居上。”

刘健和李东阳听出谢迁话中的不乐意,两人苦笑道:“你这于乔,我们那里说不乐意见他封圣,我们只是对大明可能变得混乱的未来有些堪忧罢了。”

……

在三人口中,未来可能会成为圣人的苏木,此时正在和赵家村的村民照看温室大棚中的蔬菜。

现在大棚中如果仔细看,就可以看见一些绿芽出土,虽然当中不乏杂草,可是更多的是种下去的菜种长出的嫩芽。

自从苏木来温室大棚这边后,就一直跟着苏木身后的村长惊奇的对苏木道:“苏院长,没想到温室大棚中竟如此暖和,这琉璃还真有发热的功效。”

苏木摇摇头,指着温室大棚顶道:“发热的不是琉璃,而是天上的太阳,琉璃不过是起到保温的效果罢了。”

接着苏木又道:“村长,我来这里之后,你就一直跟着我,途中还一直在找话题同我聊天,说话的时候表情犹豫,这大棚一直都是你在照看,里面是否暖和你应该早就知道,没有必要表现得如此讶异,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想对我说?”

村长见到自己的心思被揭穿,表情有些不自然,可是想到村子人拜托他办的事情,同时也是为了他自己的孙子,他咬咬牙这才道:“苏院长,我赵家村确实有事相求。”

接着村长就将他一直不便于开口的话说了出来。

原来是因为赵路宇一事。

他们知道赵路宇跟着苏木在书院学一段时间后,竟然有幸能够进到皇宫中,现在甚至在给户部官员们授业。

对于一辈子在皇城外生活的赵家村人来说,能够进到皇宫看一眼,已经是一件值得光宗耀祖的事情,可是现在赵路宇不仅如此,还在小小年纪就已经给户部官员们授业。

这表示赵路宇未来前途不可限量,甚至能够入朝为官。

他们都知道这是赵路宇跟着苏木在书院所学的成果,所以赵家村的人都想让自家的孩子能够跟着苏木学。

不求能够入朝为官,只希望赵家村的后辈能够多读点书,能够有个更好的未来。

因此他们请求苏木,看苏木能不能让村里稍大点的孩子也跟着他学,他们愿意全村人在玉山做工,并且不收一分工钱,只要能吃饱就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