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高媛把邱玲解释他认识,绝对不仅仅是分享她故宫实习计划那么简单。
毕竟书法编辑室距离社科院文博研究生复试还是有些距离的。
然而,这也只是有些距离。
深究起来,距离并不远。
比如,苏亦选择的方向就是关于书画修复研究。
而邱玲因为在书法编辑室实习的关系,没少接触故宫书画修复方面的大佬。
甚至还知道某些大佬是去社科院上课带研究生的。
这样一来就有趣了。
所以离开的时候,邱玲还亲自给苏亦列了几个故宫古字画修复组大佬的名字。
甚至让苏亦在网上留意一下他们的信息,还给他透露谁跟谁有可能会出现在社科院的文博中心研究生复试小组之中。
这样一来,对于苏亦的帮助有多大就可想而知。
作为过来人的邱玲,太知道研究生复试的时候,考生需要准备什么方向的资料了。
如果苏亦能够做好准备,了解这些故宫古字画修复组大佬的相关资料,在面试之中,肯定就会轻而易举在复试的考生之中脱颖而出。
到了最后,邱玲还在感慨,“其实以学弟你的装裱功底,只要过了复试线,根本就不担心被会刷的可能性,只要这些老师不瞎,就知道学弟你的优秀,我觉得你唯一需要了解的是,这些老师的资料,根据我的了解,社科院文博的专业培养导师就是故宫这些老师,学弟应该好好了解一下,然后选择一个自己最为喜欢的当老师,这才是关键。”
“嗯,是的!”
对于这个提议,苏亦深表认同。
高校实行的导师制,都是一个双选的过程。
苏亦从来不担心自己会通不过社科院的复试。
他担心的是,自己太优秀了。
到时候被太多老师抢着要,应该怎么办?
是拒绝呢,拒绝呢,还是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