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无法割舍的感情  起源心世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还有二十七座中型炼铁高塔则是因为轨道网络的优先级原因,基本处于半饱和状态,但即便如此它们还是承担了近五成的产量。剩下的三十多座小型炼铁高塔都处于轨道网络的边缘,地形和体量限制让它们成为炼铁工人们在正式进入大中型炼铁高塔之前的过渡,这样即使出现事故也不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大量损失。

这些数据非常完善,严格来说这应该可以算是联盟机密了,如果被监察科的人发现绝对是要当场控制起来的。但博迪还是就这么直接在大会直接读出来,台下的年轻书记官看着那个坐在普利特大哥边的年轻人,脸没有任何异色出现,一看就是早已打好招呼。

林离知道,这些比迪福德的资料其实都是讲给自己听的,这些身在基层的书记官在这里长大,对自己的家乡又怎么会不熟悉。

实际,林离的高塔改造方案因为有着之前对中型高塔的扫描数据支撑,其实已经在老年机的计算下完成得差不多了,但整个方案中唯一让他还有些犹豫的就是对工人的选择。

从老菲尔那里,他得知格尔森斯炼铁工人晋升制度相当完善。所有的炼铁工人都需要从小型炼铁高塔开始积蓄经验,工期在达到三年且期间无事故发生后,才可以持有被老工人选中并在他的教导下进入中型高塔工作的资格,就这样一级级升,严格的甄选制度在极大程度减少大型高塔出现重大事故的纰漏。

而这样严格的甄别其实也是在格尔森斯人吃了一次大亏之后,才由当时的治安官和诸多书记官共同建立并延续至今。那从大型高塔中倾泻出的无数半凝固铁水夺去了不知多少人的生命,那是所有格尔森斯人永远的痛,也是从那之后,比迪福德的十四座大型炼铁高塔只剩下了十三座。

而现在,林离的目标并不是十三座大型高塔,而是那二十七座中型炼铁高塔。毕竟大型高塔的体量太大,即使在那次事故之后格尔森斯人做足了准备,但也绝没有人想在这个节骨眼来这么一出,所以大型高塔的人员绝不允许变动。

鉴于大型炼铁高塔的危险性和一些特殊因素,林离提出针对中型高塔改造的建议,并在经过众多书记官表达看法后,由理论比迪福德的最高掌权者普利特确定,最终将目标确定为对二十七座中型高塔的改造工作。

随后博迪就提出相应的工人培训选择,又把全场的目光集中到林离的身。

“我提议,重点对中型高塔的炼铁工人展开培训!”

经过斟酌,林离还是决定放弃使用那些大型高塔的工人,除了害怕大型高塔出现的纰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影响着他的决定。

因为他发现凡是在大型高塔进行工作的炼铁工人全部都是已经了三十岁的老工人。

所有的炼铁工人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十八岁进入小型高塔做帮工,三年后正式分配一个独立工作岗位,再三年晋升中型高塔,然后十年才可以晋升到大型高塔。而通过这样的方式一路晋升到大型高塔的老工人,他们对待自己的工作固然认真负责,但这正是林离不看好他们的原因。

因为十三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工作生涯早就在这些优秀工人的身留下深沉的痕迹,他们早已养成自己的工作习惯。一成不变就是对他们最贴切的描述,但关键是林离需要的不是这样一成不变的工人,在全新的炼铁体系中,还保留着旧时代的习惯,这无疑是致命的!

相比之下,那些在中型高塔工作的年轻小伙子,才是林离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旧时代的工作经验也还没有深入骨髓完全僵化,年轻也成为一种优势,让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远要比那些老工人们强的多。

林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经过漫长的讨论之后得到了包括普利特大哥在内的全体赞同。同时,也是在他的提示下,年龄的优势比对才第一次进入到众人的视线。

在以前的时代,年龄大就代表着沉稳可靠,就代表着见多识广。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墨守成规不能拯救这个时代,勇敢闯劲才是新时代的基调。

在林离的提醒下,这个世界的人们从未想过年轻也可以是一种优势。

在林离自己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些早就被普利特发展成为观海成员的年轻人就被他狠狠吹了一波,而这样的观点也正是这些年轻人所喜欢的东西。

说起来这次大会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只是确定改造和培训的工人目标而已,具体的改造策划也是由林离在会议召开的第二天递交到治安官办公室,然后交给比迪福德的高塔技师们学习审核就结束,可以说整个会议完全就是围绕着林离展开。

看着散会后这些年轻书记官们在人群的掩饰中,看向林离那抑制不住的笑容,普利特大哥也倍感欣慰,尽管林离使用的方式出乎意料,但这样的结果其实正是他所想要看到的。

普利特和米琳达相视一笑,两人口型微动,轻声说出同一句话:“计划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