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知过长老  仗剑护国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他们从东门出健康城,继续前行。到镇江休息一晚。镇江,自古用兵之地,多于战祸。古今之名士到此,皆有凭吊,维今朝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有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之后,几人离镇江到瓜州,在沿运河向南。他们晓行夜宿,一路无话。这日,来到平江府今苏州市。

平江府,时有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既是说平江府水乡园林之美冠绝天下,堪比天宫。又曰:苏湖熟,天下足。盖今之时,苏杭富庶实甲于天下。皆因此故,建炎四年(1130年),金完颜宗弼军陷平江,掳掠焚城,屠万人,火烧月余,城皆为灰烬,掳获妇孺财物不计其数。至今三十有年,平江仍不得全复。

他们进的城去,城虽已复建,仍可见残壁断垣。并不复往昔景致与繁华,可见当时兵祸之重。

他们穿街过巷,越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虎丘山下。

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亦称虎丘。此山高不过十几丈,古树参天,周围古迹环绕。这其中,禅寺十方住持最有名。绍兴初年约1131年,高僧绍隆到虎丘讲经,一时众僧云集,声名大振,法席鼎盛。此后常为禅僧挂锡之所。此时,寺内主持方丈慧悟禅师乃高僧绍隆之徒,尽得绍隆衣钵。各方云游僧侣皆慕名前来掛锡,善男信女上香祈愿,络绎不绝,香火鼎盛。

他们先在离禅寺不远之处找一客栈住下,然后古三重和诸葛定天,邢南方三人到十方禅寺去拜会慧悟禅师。

十方禅寺规模宏大,巍峨庄严,僧众众多。

进入禅寺,说明来意,有一小沙弥带他们来到慧悟禅师的禅房门口。小沙弥进去禀报,少时,出来回复三人道:“方丈有请。”

三人进去,躬身行礼。方丈和另一僧人亦站起回礼,口颂“阿弥陀佛。”

古三重打量这两位僧人,两人年纪都在六旬以上,身穿黄红色袈裟,体态略胖,光头短髯,戒疤如星,慈眉善目,手拿佛珠,一望而知乃得道高僧。

穿黄色袈裟的是慧悟方丈,红色袈裟的却是眼生。

这时,只听慧悟方丈道:“古盟主,诸葛大侠和邢大侠,我来与诸位引见。这位大师乃是大理崇圣寺长老知过,皇叔段正津。”

大理段氏皇族,出家者甚多。只当朝皇帝禅位出家者就有十人。其家族子孙出家者更是甚众。崇圣寺便是皇家寺庙,段氏子孙多出家于此。

段正津乃中宗段正淳之子,献宗段正严之弟。和段正严争帝位,伎俩尽出,不得,便出家崇圣寺,取法号知过,似有悔过之意。

寒暄一过,众人蒲团坐下。慧悟方丈道:“不知古盟主和两位大侠到小寺有何贵干?”

古三重道:“晚辈恰经过贵寺,特来拜望大师。”

“多谢古盟主挂怀。”慧悟方丈道。

这时,古三重又对知过长老道:“知过长老,晚辈见你极是面生,中原很少来吧?”

“是,老衲上次来还是三十多年前了。”知过道。“哪时中原武林还群龙无首,金人到处横行。如今,却是年轻才俊领军江湖,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顿了一下,“老衲看古盟主年不过二十五六,却是丰神俊秀,器宇不凡。想必定是出自名门。不知家师是哪一位?”

“晚辈家师是南林越女剑南宫一人。”古三重回道。

“原来是南宫大侠。”知过点头,“我和南宫大侠曾有一面之缘,他的越女剑法当世无出其右。老衲很是佩服。”

“家师家学渊源,剑法精绝。只是晚辈愚笨,师傅之能,十不得其一也,实是羞愧。”

“古盟主不必过谦,名师高徒,想必古盟主亦是德才兼备。不知古盟主可否一展身手,让老衲一观”

听知过言语,古三重便知其意,知道他这是想考试自己。定是他看我年轻,心中怀疑。口中谦逊道:“晚辈微末之技,还怕贻笑大方。”

“古盟主不必过谦,能当次重任,定有经天纬地之才,乾坤霹雳之技。”说罢,眼看古三重,并伸指如剑,指向一丈之外烛台上的一只蜡烛,轻轻向前一刺,耳中只听一极细的破空之声,在看哪蜡烛,轻轻一愰,便停住不动。

大理段氏有一武功绝技,名叫《金手指和《五指神剑,《金手指是一种内功指法,只有内功修为到达一定境界,才能使出《金手指。至于《五指神剑,更是《金手指炼成才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