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双堆客栈  仗剑护国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晨,六匹快马沿江边官道向健康方向疾驰而去。马上便是古三重,王玉主,诸葛定天,邢南方,剑鞘和笔筒六人。他们沿长江经健康到镇江,然后在沿京杭大运河南上经平江府到临安。为了路上行走方便,几人具已化装,古三重和王玉主扮做富家年轻夫妻,诸葛定天和邢南方扮做管家和老家奴,剑鞘和笔筒扮做书童和丫鬟。古三重和王玉主的称呼也改叫古公子和少夫人,诸葛定天改叫诸葛管家,邢南方改叫老邢。

江南的五月,细雨绵绵,江面一层薄雾笼罩,一两片白帆在江中若隐若现,偶有几只噙鸟鸣叫之声。路边,草长莺飞,杨柳染烟。绿树掩映之中,乡间屋舍散落其中。抬头远眺,远山如黛,高低起伏,延绵不绝。恰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一行人无心赏景,扬鞭催马,一路急行。行至中午,不觉人困马乏。

这时,邢南方道:“古公子,前面有一小镇叫水镇,我们可少做歇息。”

古三重回头看王玉主和笔筒二人,见笔筒面色潮红。便点头道:“好。”

几人催马来到镇上,这镇子本就不大,住有几百户人家。他们找到一临街客栈。这客栈在这镇上还算不小,有上下两层。门头挂一扁额,上书:悦来客栈。

古三重几人下马,有伙计迎出来,接过缰绳,招呼他们进店。

六人进店,环顾四周,柜台在最里面靠窗的位置,柜台上放有算盘和酒具,墙上的几张字画也发暗发黄。店内有七张桌子,客人并不是太多。这店看来已经营不少年头,房子和桌椅都已显得非常老旧。

他们找两张靠窗的桌子坐下,古三重和王玉主、诸葛定天同坐一桌,邢南方和剑鞘、笔筒坐一桌。

有伙计过来,问客官吃什么?

诸葛定天道:“我们还要赶路,简单方便的吃食只管上来就是。”

在他们桌子对面,有年书生模样的人正在打量他们。这书生约有三十几岁,身高七尺,白面黑髯,体型富态,一把长剑放在桌上。

约盏茶时间,伙计端饭上来。古三重他们招呼一声,便举箸吃饭。

这时,只见哪人起身拿剑,走到柜台,结账走了。

随后众人便听到咏唱之声: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

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这是今朝抗金名将李刚的词。

咏唱之声越来越小,逐渐远去。看来,此人轻功不弱。

古三重问诸葛定天道:“此人是谁?”

诸葛定天亦摇头不知。

吃过饭,六人起身,准备离去,诸葛定天前去结账。掌柜道:“客官,帐已结了。”

诸葛定天道:“是何人所结?”

“是之前离开的钱大官人。”掌柜的道。

诸葛定天微感意外。便问道:“这钱大官人是哪里人氏?”

掌柜摇头说道:“小人亦不知道,只是最近常到小店吃饭,小人听到有人叫他钱大官人,小人才知他姓钱。不过,听他说话声音不是咱们本地人。”

古三重和诸葛定天相视一眼,便向外走去。

正在此时,却见一少女手牵一匹白马走了过来,这少女身挂短剑,相貌娇俏如月,身材袅娜如风摆杨柳,身高与王玉主相仿,她身穿青绿长裙,年纪十九岁。

古三重几人也不在意,就想上马赶路。却听少女喊道:“仙女姐姐。”

听到少女叫仙女姐姐,王玉主不觉回头。仙女姐姐还是她几年前找古三重时,江湖中对她的称呼。如今,早已无人叫了。

这时,少女已拉住王玉主的手道:“仙女姐姐,真的是你。”不觉惊喜说道。

王玉主看哪少女,觉得有点面善,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只听哪少女又问道:“仙女姐姐,你找到你的三重哥哥没有?”

看王玉主一脸茫然,少女忽然醒悟道:“仙女姐姐,我是陈诗瑾,五年前,你曾帮我打败过坏人,你忘了?”

王玉主忽然想起。也不觉高兴的拉起少女的另一只手道:“诗瑾妹妹,原来是你,你已长这么大了。”哪时,她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姑娘,我们还要赶路,咱们后会有期。”诸葛定天不想节外生枝对哪少女说道。

“你们去哪里,我跟你们一起去。我要跟仙女姐姐一起去找三重哥哥。”

古三重不觉回头看了哪姑娘一眼。

“我们不找三重哥哥,我们还有别的事要做,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