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主从小就和母亲独居深山,从未接触过生人,初见古三重,见他是一白面书生,长相清秀,心里便觉喜欢,古三重亦是如此,再加上两人年纪相仿,性格相投,此时,两人正情窦初开,不觉相互心生爱慕。
古三重病愈之后,又住月余,此时两人已是难舍难分,便私定了终身。临走之时,古三重对王玉主承诺,等他功成名就之后,便来迎她。
之后,古三重继续游历,他习的越女剑,自然要到越女出生练剑之地瞻仰拜谒。
来到越地,在越女和白猿练剑之处的那棵大古树下,古三重看见有一白猿,栖于树上。白猿见到古三重,便手执一枯枝,下树向他攻击。
古三重毕竟还是孩子,自有孩子的玩闹秉性,见白猿出招颇有剑意,觉得有趣,便拔剑和他相斗。初次交手,他竟不是白猿的对手,几招之内,就被白猿打败。古三重看它招式,竟和越女剑法相似。不觉起了好奇之心。也有了争强好胜之意。于是,持剑又和白猿斗在一起。却是屡战屡败,直到天黑,竟无一胜。白猿虽胜,却不伤害于他,仿佛是在有意陪他练剑。
晚上,白猿依然栖于树上,古三重就睡在树下。
第二天,天色刚亮,白猿就下树和古三重相斗,白猿行动迅捷,招式精妙,古三重屡处下风。中午,斗的饿了,白猿就采些野果给古三重和自己充饥。这样又是一天。如是一连七日,头三天,古三重基本上是输多赢少,到第四天,便可打成平手,四天之后,便赢多输少了,到第七天,古三重在没输过。这七日间,他感到自己的剑法进步不少。
这时,天色已晚,树林里更是幽暗,归鸟鸣叫,树叶沙沙。透过树林缝隙,残阳夕照,天空彩霞似火。燃烧了西天。古三重不觉心旷神怡。
晚上,白猿依然栖于树上,古三重睡在树下。
第二天一早,古三重醒来,却不见白猿踪迹。,正疑惑间,一眼看见自己的剑下压着一本古书,急忙拿起一看,赫然是《越女三式。内心激动不已,想来,白猿是专门前来给自己教剑、送书的。
越女剑门,历代徒子徒孙,都听过有这么一本至高无上的剑谱。得之,便可成一代宗师,历代都曾有人前来寻找,却无人有这机缘,都空手而归。古三重得到剑谱,自是喜出望外,把越女祖师和前来送书的白猿隔空拜了九拜。从此便独自潜心修炼。
越女三式为阿青晚年集毕生心血所著,此时,她剑术以至化境,剑法返璞归真。越女三式开篇既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佚。见之如妇,夺之似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捷若腾兔,追形还影,纵横往来,目不及瞬。得吾道者,一人当百,一百当万。
三式为极简单的截、削、刺三招。却是用剑者难以达到的最高境界。这就象肉体凡胎脱胎换骨羽化成仙一样,许多人可望而不可极。到达此境,已是剑人合一,意念所致,就如万剑齐舞。当年,越女阿青凭一人一剑,便可横扫三千军,便是如此。这时候,出入行走,也在不携剑,身边伏拾皆为剑,竹枝枯木皆为湛卢。临阵御敌,在无招式,正所谓无招胜有招,皆是一招制敌。
在说王玉主,两年之后,没成想,王玉主的母亲也因病去世了。葬了母亲,她守孝百日,封了洞口,便下山前来找古三重。
由于她从小生活在山中,不知外面的世界,更不知江湖险恶,人又极单纯善良,言行宛如幼童。一路之上,受了不少波折和辛苦。好在,她身穿智慧盔甲,能自动识别危险,盔甲又有自我防御能力,人到无大碍。又由于她从没有在江湖走动,她并不被江湖人士所知。一时之间,江湖盛传,江湖上出了一个仙女,长的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武功极高,却又从不出手伤人,逢人便问:他的三重哥哥在哪里,谁见过他的三重哥哥。一些江湖中自以为是的风流侠客,浪荡公子,地痞流氓蜂拥而至,如浪蝶逐花,一时之间,江湖上一片腥风醋雨。
此时,古三重在江湖亦无名头,许多江湖人士并不知道此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一年过去,古三重苦练三年,剑术已成。这时王玉主已在江湖流浪一年。
一日,古三重听师兄弟们谈论江湖之事,说到王玉主,心中大惊,急忙前去寻找。
两人相见,悲喜交集。然后,古三重带王玉主去见师傅,又回家去见父母。
可古三重的父母和师傅却嫌王玉主来历不明,不接受于她。棒打鸳鸯,并威胁他,若不听话,就要把他逐出师门。王玉主身世只有他一人知道,却又不能告诉父母和师傅。特别是她的那副盔甲,更不能说。这是惊天的秘密,死都不能对任何人说的。
王玉主为人单纯,又不懂人情世故,极是不解,正所谓不平则鸣,便和南宫一人理论。南宫一人见此女如此放肆,不觉恼羞成怒,不顾身份,就想出手教训她。南宫一人不知厉害,就用一招师道尊严指向王玉主,意思是要王玉主懂得规矩,要尊师重道。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