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罗马贵族的贡餐院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贡餐院的位置就在易承住所官邸的西面,直线距离不到两百步。

这里是专门用来供给元老院的元老们用餐的地方,也是罗马上层贵族经常聚餐的地点。

古罗马人用餐礼仪和中国有很大区别。

从商朝有文字记载起,中国的古人便一日两食,早饭叫朝食,在辰巳之间,晚饭又叫哺食,在申时用餐,即便是贵族阶级,也只是在午后加一餐,吃一些点心。

可古罗马的贡餐院除了每日早中晚供应三餐外,在其余时间也一直供应实物,只要任何贵族想吃,都可以保证食物能随时被端上来。

从战国时代开始就重生在秦国的易承,对中国吃饭的那套规矩可谓是滚瓜烂熟,像放菜的时候,带骨头的要放在左边,切的肉要放在右边;干的食物要靠着人左手,羹汤要放在右手;烧烤和肉类要放的远一点,味碟酱料要放在近处;葱一类的拌料要放在右边,酒水饮料和羹汤也要放在右边等等食礼不胜枚举。

罗马人吃饭的规矩就少的多,其中大部分还都是关于宾客礼仪之类的,对于吃饭,古罗马贵族可谓是把随意发挥到了极致。

其中最令人惊讶的就是,他们全都是躺着吃。

走进贡餐院,这里像是一处花园一般的地方,有草地、有花坛、有大理石地砖,在地面沟壑间还有大理石修筑的水道,里面有潺潺流动的清澈溪水,在远处还有一些两三丈高的白色建筑。

每一处花坛旁边,都有十来张像是后世澡堂搓澡床一样的床榻,上面铺着白布,每一张床榻的一头都微微翘起,翘起的一端,则正好围着圆形或方形的餐桌。

床榻旁边还种着一些高大的树木,可以用来给树下的人乘凉。

从易承和卡恩踏入贡餐院起,就有一名穿着粉色缎带的女仆跟在他的身后。

“尊贵的卡恩男爵和约翰男爵,您们二位是要用膳么?”女仆弯着腰谦卑的对易承二人问道。

“是的,我们要吃点东西。”卡恩指了指不远的一处床榻,对易承问道:“咱们就在这里吃怎么样。”

“可以。”易承自然也没什么异议,确定好位置,卡恩转头对女仆道:“现在后厨还有什么好吃的?”

女仆躬身道:“后厨现在有烤猪腿、猪肉、牛肋排、牛肉、羊肚、羊肉、熏鸡、烤火烈鸟、还有一些鲣鱼、沙丁鱼、鳗鱼和牡蛎。”

卡恩用手挠了挠下巴,似乎没什么想法,便朝易承问道:“约翰,你想吃什么?”

易承此时还在吸收着这一世重生而来的记忆,通过回忆,他似乎亲身经历了一遍古罗马帝国从野蛮的洪荒小国,不断发展了三四百年后,到现在四处扩张的庞大帝国。

而他的家族也在古罗马崛起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甚至可以说,古罗马帝国的建立,就是他们家族一手缔造的结果。

听到卡恩询问,易承耸了耸肩:“我吃什么都行。”

“那就要两根烤猪腿、两根牛肋排、再要一份羊肚一份鳗鱼和牡蛎吧。”卡恩随口报出了菜名,“对了,前几天我听说院里入库了一批东方人带来的饮料,是不是叫茶?那东西还有没有,给我们送来一些。”

“是叫茶,东方人说是用来泡水喝的,还有很多,我这就去命人准备。”女仆回答完,便点头退了下去。

易承和卡恩来到大树下,一人选了一张床榻爬上去躺好,随即就有两个肌肉发达的男奴凑上来问需不需要服务。

易承看着他们一身雄健的腱子肉,好似人型牛蛙,赶忙挥手让他们退下去。

不得不说,着古罗马人确实会享受,趴在床榻上,看着周围的美景,空气中还有美食的香甜气息,这西方怪不得在后世都被称为富人天堂,这享乐的基因原来两千年前就有了。

“对了,你总说东方人东方人的,那些东方人是从哪里来的?”易承躺着对卡恩闲聊道。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是父上接待的他们,我只是听说,他们是从很遥远的东方来的,听说他们的国家是叫汉?我也不记得了,总之他们带了很多好东西,有瓷器和丝绸,还有各种首饰、雕刻之类的。”

根据后世的记忆,中原和西域通商的丝绸之路一般都是西汉时被开辟,在汉武帝时期从张謇开始,现在这个时间,刘邦刚死没多久,这汉朝的商队就能抵达远在一万公里之外的罗马?

时间线对不上呐,况且河西走廊没打通,霍去病还没出生,祁连山都还是匈奴的地盘,更别说域外还有楼兰、车师、大宛、乌孙等等蛮族小国了,想要跨越这一万公里路程,不比攀登珠峰容易。

想到攀登珠峰,易承立马警觉起来,如果说普通人没机会做到这些,但如果是张家人出手,那这一切也不是不可能实现。

毕竟一个在两千两百年前就对珠峰发起冲击的长寿家族,这颗星球上,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探索的脚步。

“这些东方人现在在哪?我想去见见他们。”一想到这些汉人很可能是张家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