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华行到方国珍身旁,冷冷地朝城上道:“泰不华,就你这三脚猫的功夫也想暗箭伤人,太丢人现眼了罢!”完扬手打出一把银针,只见一大片细微的白光朝城上疾掠而去,转瞬间便到了城楼!
泰不华知道张景华厉害,在张景华右手扬起之时,他便知道要发生什么,提前朝后面退去!
数十枚银针飞到城头,射死了一批守在垛口的元军!
泰不华气急败坏地道:“放箭,射死他们!”
元军闻令,对准城下的方国珍和张景华就是一通儿乱箭。方、张两人边拨打雕翎边往后退,徒射程之外,命义军继续朝城上喊话劝降。
就这样,义军每一亮就在城外喊话,一连持续了数日,城内的元军开始动摇起来。
守东门的千户名叫陈亮,此人是元军中的汉官,平时没少受蒙官欺压,心中早有不满,只是慑于元朝势大,一直忍气吞声。
这几日城中断粮,所属官兵一到晚吃不饱饭,怨气甚大。他听义军喊话出城归降者既往不咎,献城门者还可以获授千户,心里便打起了主意,暗道:“元朝暴政已久,下民怨沸腾,方国珍义军仅仅是个开头儿,接下来恐怕各地会有更大的叛乱,元廷已经风雨飘摇大厦将倾,再在元军中混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不如献出城门归降方国珍,谋个千户之位,以免将来做了元朝的陪葬!”
打定主意后,他召来程大光、董文等几个亲信百户出了自己的想法。
程大光、董文等几个汉藉百户也早对元朝歧视汉官的制度不满,再加上被义军重重包围看不到前途,便与陈亮一拍即合,决定当夜率部献出城门投靠义军。
陈亮担心士卒们不听指挥向泰不华告密,便命程大光、董文等几人挨个儿去劝。士卒们连日来饿得少气无力苦不堪言,只求能吃一顿饱饭,一听头领们要给自己指一条明路,当既便答应下来。
安排妥当后,陈亮决定半夜子时由自己出城去联络义军,然后趁夜打开东门迎义军进城,程大光、董文等表示同意。
夜幕降临,明月高升,台州城内一片静寂。
半夜时分,陈亮与程大光、董文等人指挥军卒悄悄除去城门后侧的铁栅栏,搬去石块儿,打开城门放下吊桥。
陈亮朝程大光、董文等人叮嘱了几句,悄悄出了城门朝义军大营行去。
义军东大营前岗哨林立,陈亮刚一接近大营便被岗哨发现,一岗哨执枪大喝道:“什么人?”
他这一喊,其余岗哨也都发现了陈亮,纷纷张弓塔箭对准了他。
陈亮连忙打招呼道:“不要放箭,我是来献城归降的!”
岗哨们闻言,点亮了火把,先前那岗哨道:“你在此稍候,我去禀报大帅!”
陈亮连忙点头道:“是是是!”
那岗哨完转身朝南大营行去。
帅帐内亮着灯,方国珍、蔡乱头、刘本仁、张景华、曹青、方国璋、方国珉等人睡不着觉,聚在一起商议围城之事。
正在这时,那岗哨进来,将有人半夜来献城归降之事禀报了一遍。
方国珍闻言,朝刘本仁瞅了一眼。
刘本仁道:“这是好事啊,不定真是来归降的,先让他进来问问再!”
方国珍点零头,朝岗哨道:“把那人带进来!”
那岗哨闻令转身出了帅帐,不一会儿便引着陈亮进来。
陈亮借着灯光朝帅帐内看了一下,见帐内坐着几个人,中间一人身材高大肤色黝黑,便料定是方国珍,忙堆着笑拱手道:“台州东门千户陈亮参见大帅及各位将军!”
方国珍面带笑容道:“陈千户,听岗哨你要献城归降?”
陈亮道:“是的,在下要弃暗投明,协助义军攻打泰不华!”
阵亮话时,刘本仁、张景华一直在一旁静静地察言观色。
方国珍刚要话,方国璋在一旁插嘴道:“不会是有诈罢?”
阵亮一笑道:“能有什么诈?”
方国璋道:“和泰不华串通好了诱我大哥入城,然后围而歼之!”
陈亮被他得火起,脸色一变道:“在下是真心来投,现在东门已开,你们若是不信,可先把我杀了,然后率兵进城!”
方国珍从陈亮的表情判断出他是真心来投,忙打圆场道:“陈老弟言重了,只要你是真心来投,我们自然欢迎,我方国珍一诺千金,等打下城池后,你还做你的东门千户,你的部属就是义军,一切粮草供应由我们来负担!”
陈亮拱手道:“多谢大帅!”
方国珍笑着道:“一会儿你随我们大军一同进城攻打平章府!”
陈亮点头应诺。
方国珍和刘本仁、蔡乱头、张景华、曹青、方国璋、方国珉等将领在陈亮的引领下,率领五万主力来到东门外。
众人一看,吊桥果然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