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谈到指机这一章的要诀,黄老将军引用了孙子兵法进行阐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射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湍急之水能冲走巨石,是借助水势。雕鹰从高空俯冲,扑杀雀兔,是靠俯冲的时机和距离。善射的人,他的弓弦是绷紧的,他的猝射是迅猛的。
但凡迎敌对射,需要勇敢镇定。势险节短,才能百分百命中目标,无人能躲开。
临敌时,须先将弓张开,但不要开满弓,也不要轻易放箭,蓄势待发。等到敌人与我只有数十步时,才放箭,一击必中,更要一击毙命!
弓箭是长距离的兵器,要学会将长距离的兵器短距离使用。能射百步的射手,要学会在五十步才出手。能射五十步的射手,要学会在二十五步才射杀。这样的话,就能百发百中,一箭爆头!”
谈到这里,白复插入一段故事,道:“赵五叔说,其先祖赵云将军箭法也是很了得。当年赤壁大战前,诸葛丞相南屏山七星坛借东风。周瑜命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捉拿诸葛丞相。
丁奉、徐盛分水陆两路追袭。徐盛教水军拽起满帆,抢风而使,追逐诸葛丞相乘坐的无篷船。
徐盛座船临近时,赵云将军拈弓搭箭,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船帆堕落下水,其船横停。赵云这次将自己船上拽起满帆,乘顺风而去。其船如飞,追之不及。
岸上丁奉唤徐盛船近岸,言曰:“诸葛亮神机妙算,人不可及。更兼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坂时否?”于是丁徐二人不敢再追。
赵五叔说,其先祖赵云将军的箭法是步弓的箭法,适合远距离狙击,百步之内,取敌酋首级,如探囊取物。但赵云将军骑射稍逊,学会射曜箭法后,如获至宝,如虎添翼。但以箭法而论,当时恐怕只有吕布凭借龙舌弓的辕门射戟,能与其匹敌。”
接着,白复继续讲解射曜箭法。
“利器这一章主要讲战时所用弓箭与平时训练弓箭不同:闲习临敌,器不同用。御敌宜宽弓重箭。箭重则贯扎深,弓宽则不滚。平日之弓,弓窄则美观,平时用之可矣。
弓用轻,箭用长,搭箭得弦意怒强开弓势,前后分阴阳箭出门时一点功,平准狠去何用忙。”
……
“正志这一章这一章很重要,主要讲射手如何训练内修功夫。射箭时,射手心理要稳,气息要匀:怒气开弓,息气放箭。盖气怒则力雄而引满,气息则心定而虑周。
“长驱接战之期,旌旗蔽空,钲铙震地,敌锋耀日而来,胡马扬尘以进,惧心一动则手颤身寒。即平日能穿七札,亦必委而不振矣。故为将之道当先治心,誉之不喜,激之不怒,胜而不骄,败而不慑。”
尤其是战场上,当敌军人数众多,旌旗蔽空,金鼓震地,敌军主力杀气腾腾而来。如果平日内修养气的功夫没有练到家,射手就算平日百步穿杨,一箭能射穿七张皮甲,面对敌军气势,也会手颤身寒,箭法失准。
所以练箭如同为将,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心如止水,窒欲忿怒,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面对赞誉,坦然处之。被人激将,平和不怒。胜不骄,败不馁,若泰山之崩于前而不驚,若虎兕之出于后而不震。无动容,无作色,而和其肢体,调其气息,一其心志。”
白复说道此处,感慨万千:“这一段我受益良多,当日我被逐出山门,流落成都,满心忿闷,躁动不安。学了射曜箭法后,按其心法修炼,每一箭,凝视静气,不求中靶,但求修心。丁咚调侃我,说我曲解了诸葛丞相宁静致远四字,心只有静了,才射的准,射的远。”
言毕,白复一甩头,像似要把这段回忆甩出脑海。
杨亦蝉很少听白复讲当年被逐出山门的事,此时方知白复是以怎样的毅力,度过那段煎熬。杨亦蝉感同身受,轻轻握住白复的手。
白复微微一笑,也用双手传递着温暖。继续讲下去:“眼法这一章讲的是纪昌学射的故事:昔,飞卫教纪昌射,以氂悬虱,著牖望之。三年若轮,贯虱心而悬不绝。盖视小如大,学不瞬而后能。此射家第一义也。
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眶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成果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