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节 你来我往(7)  峥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开封到东明县并不远,坐马车一共也就只花了一天的时间,魏如凡在当地查案用了三天的时间,然后与古瑞一起回到开封又用了一天。

魏如凡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在东明县的三天,约谈了大小官吏、民众数十人,又翻阅了户等的卷宗上百卷,可以说废寝忘食。古瑞却啥正事都没有干,除了游山玩水外,就是到酒楼胡吃海喝,被魏如凡鄙视的不行。

刚刚回到汴京,两人便被心急的赵顼给召进了崇政殿,在那里候着的还有新党的王安石、曾布、邓绾等人,以及旧党的冯京、韩维、刘庠等。

赵顼问道:“魏卿,此案如何?”

魏如凡恭敬答道:“禀陛下,此案已经查清,东明县知县贾蕃确实调整了约一千户的户等,但均是按照募役法的规定调整的,并无不妥。而且贾蕃为官清廉,在当地深得百姓爱戴。此次臣约谈了不少县民,都对贾知县赞不绝口,但是对募役法却十分排斥。臣以为此次东明县民告状一案,罪不再贾知县而在募役法。”

虽然早就知道魏如凡会这么说,但此刻听到他在赵顼面前说这些话,新党众人还是气愤异常,曾布本来立即就要站出来驳斥魏如凡,却被王安石悄悄拉住了,他用眼神示意曾布不要慌乱,静待其变。

赵顼对魏如凡的话不置可否。

他又看着古瑞问道:“古卿作为此案的督查,有什么想说的?”

古瑞悄悄转头看了王安石一眼,见他正期盼地望着他,微微笑了笑,道:“陛下,臣不认同魏刑狱的说法。”

“你……你可是说我在胡说,欺瞒陛下?”魏如凡听了古瑞的话,立即涨的满脸通红,激动地对古瑞质问道。

古瑞摆了摆手,道:“我倒不是说魏刑狱欺瞒陛下。魏刑狱在东明县期间尽心尽责,废寝忘食地查案,敬业程度实在是叫我佩服。”

“那你这……”魏如凡没有搞清楚古瑞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古瑞道:“然则魏刑狱也被欺骗了。据我查证的结果,募役法本身没有问题,乃是东明县的小吏们收受贿赂,将富户的户等调低少交募役钱,而没钱行贿的穷人反而被调高户等,要多交募役钱。”

魏如凡不服道:“不可能。我约谈了许多人,没有听说有贪赃枉法的事情。而且贾蕃清廉,东明县的人有目共睹。”说到这儿,他冷笑了两声,不客气道:“况且古大人在东明县期间,不是游山玩水就是酒楼饮宴,恐怕也没有时间去查案吧?”

他这话引得旧党的冯京等人止不住的冷笑。

古瑞也不着急,待众人笑完才淡淡道:“我确实没有像魏刑狱那般坐在县衙问证人、查卷宗,不过也不轻松,游山玩水不是因为景色美,而是因为山野之间才能了解到县衙了解不到的真相,而茶楼酒肆才是民间消息的集散地,我在东明县期间,几乎走遍了县里的村庄,也从茶楼酒肆众人的闲谈中了解到了不少东西,所以才说魏刑狱被欺骗了。”

魏如凡道:“我不可能被骗,那些卷宗及证人是实实在在的。”

古瑞不屑道:“卷宗可以造假,证人可以找托儿!”

赵顼奇怪问道:“古卿,托儿是何意?”

古瑞一不小心当着众人的面说了个现代名词,顿觉尴尬,忙解释道:“陛下,托儿是我家乡的方言,意思是事先商量好串供的人。”

王安石会心一笑。

冯京立即站了出来,不满道:“陛下,仅凭古学士几句话就说魏刑狱的调查不属实,实在过于轻率。臣反倒认为魏刑狱既有卷宗,又有人证,完全可以认定募役法存在问题,而非贾知县的过错。”

新党的人此时哪里会坐视不理,王安石也跟着站了出来,高声道:“陛下,臣以为古学士绝对不敢期满陛下,所以所说应该属实。贾蕃有没有问题暂且不论,他管辖下的官吏绝对有问题,这才导致募役法在东明县推进困难,还造成了县民到开封府告状。”

“陛下,臣以为王相所言片面!”

“陛下,臣以为冯参政所言不足信!”

……

两人又要争执起来,赵顼一脸苦笑。

韩维出列道:“陛下,臣闻不少州县都上书言募役法之弊,不过都被王相以各种理由压下了,今日东明县民上告乃是典型,陛下对募役法应慎重之。”

按照惯例,这个时候就该曾布、邓绾等人表现了。对付韩维等人,一向是不需要王安石亲自出马的,否则显得掉价。不过古瑞此时却有了点小心思,还不待曾布、邓绾等人出列,古瑞抢辩道:“韩大人此言差矣。臣亦闻有不少州县上书表彰募役法乃良法,不仅使得朝廷收入增加,而且将农民解放回农田,对粮食生产极为有利,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正要回京述职的高通普知县就因募役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深得所在县民众的爱戴。”

“哦?”

赵顼听闻此言喜上眉梢,立即问道:“高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