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九章 你的名字(3)  系统之后三国时代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问我娘。

我娘说,三老掌教化,是专门传播汉文化的。

可是什么是教化呢,什么是汉文化呢?我有好多都不懂,我连字都认不得呢,啊,好想读书,好想快快长大。

好想,帮帮娘。

我五岁那年的夏天,田里发了大旱,到了秋天颗粒无收,左右的村子好像都是这样,村子里的人都很慌张的样子,出去买粮的人都说粮价涨了,又说百直钱买不掉粮食,还有人说,地主老爷们囤积着粮食不让买。

那年冬天,去年来给我们家茅屋修补的叔叔伯伯们没有再出现,三娘躲在屋子里唯一不漏的角堆里,烤着火。

三娘肚子好饿啊。

村子里的叔叔伯伯开始买儿买女,那个笑我是笮都人的男孩,被卖到了山里的笮都人聚落去了。

山里山外,山上山下的聚落都开始不安稳起来,村里开始流传起‘山外笮都山内青,山南头兰山北襄’的歌谣,以往虽然我也听过,但今年听起来,怎么那么想哭呢?

冬天,原本和我们村就不和睦的徼内三襄夷袭掠了村落,把能抢的东西都抢走了。

再过几天,那个被称作三老的白胡子老爷爷去城里求援,最后倒在回来的路上了,看样子是没结果的。

村里卖儿卖女的人越来越多,我的几个小伙伴也相继被买走了,我很害怕,有人来到我家,说要收我做童养媳,我娘没同意。

粮食不够吃了,吃野菜,下雪后野菜和树皮也没了粮价却反而越涨越高,我娘开始卖田,家家户户也开始卖田,田卖光了换来的粮食在某一天又被前来劫掠的夷人给抢光了。

他们又抢了几遍,村里明明什么也没有了,他们便开始抢人,有一天我娘跟着那些人出去,过了好久才回来。

我很害怕。

村里呆不下去了,我娘便带着我,混进一大群逃荒的流民堆里,我们一直往东走,一直往东走,我走的好饿好饿,我感觉我快走不下去了。。。

那一天,我娘也许是想抢点粮食给我吃的,她总是教导我抢别人东西是不对的,但没办法,我实在太饿了啊,而且,大家都在抢的呀。

那一天,我遇上了我师傅的队伍,他穿着一身和我娘一样破烂的布衣,里面可能还夹着絮,和我娘给我裹的衣服一样暖和,他背后背着一把裹布的大剑,就那么抽出来,往地上一砍,咚的一声砍出好多口子,没人敢惹他,他还从那群人里卖了粮食送给我吃,他拿着两块冻得很硬的黑馍馍,伸手给我,对我说。

“吃。”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师傅好厉害啊,能够不用担心饿肚子,还那么有钱,我好想成为像师傅那样的人啊。

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我叫张三娘,今年六岁,我是师傅的徒弟,嗯,我会跟着师傅好好学习能够不饿肚子的本事,然后,然后。。。

然后其实我也不知道了。

。。。。。。

光阴如梭,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史阿的队伍终于翻山越岭,越过地形复杂的犍为郡北岭山区,来到了蜀中六郡中最西南陲的一处边陲山寨,有牧羊童驱着羚羊和牦牛,走在崎岖的山道上,他披发左衽,说着一些陈恪不太熟悉的譬语。

还未至山腰,便看到青山峻岭之间密布着密密麻麻的石室,有大有小,其建筑方式有点像西方中世纪那样的石墙碉堡,又不一样之处。这便是莋都人与冉駹人居住习性,他们往往‘依山而居,累石为室’。

有河水自远处丰峦健貌的大雪山上落下,汇入峡谷,从山腰和山畔前许许多多的石室前流过,形成沟壑纵横的水网系统。

小女孩张小孃站在这片河谷间特有的红壤上,神情认真的跺了几下脚。

莋都是她娘的族群,虽然这里不一定是她娘的本家,但此时的小姑娘总归还有些近乡情可怯的感情在里头。

另外,她还有一些别的担忧。

小女孩鼓了鼓嘴,深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然后朝不远处她师傅的那个方向迈步过去。

“师。。。师傅。”她鼓足了勇气这样说道。

“嗯?怎么了?”只有在面对自己两个宝贝徒弟的时候,史阿才会略微做出些比较有人性的事情,他微微偏了偏头,看了小孃一眼。

声音沙哑的传来,那一看就很凶狠的眼神吓到了小孃,小女孩小嘴一张一合啊呀了一会,最终想说出的话也只说出了一半。

“师傅。。。会教小孃剑法吧?”

史阿又盯了她一眼:“想要学剑,先把基本功练扎实。”

史阿向前走去,张小孃耷拉着脑袋,小耳朵小鼻子小脸都垂了下来,很失落的样子。

陈恪走过来,他看到小孃的样子,吹起了口哨:“小孃,今天师傅又惹你不高兴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