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李君毅  烽火燃山河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来人止步!宴会已经开始了!”山脚下的士兵拦截。

“算了,让他进来。”王硕淡淡喊道。

“多谢侯爷,在下李君毅,特意前来为侯爷出谋划策!”

李君毅松了一口气,拱手行礼道。

下座的人,离山脚很近,看得一清二楚。

见李君毅裹着百家衣制作的大棉袄,里面穿着坚硬的粗布,肩上背着一个包裹,脚下还穿着一双草鞋,活脱脱一个贫苦人家的形象,不禁轰然大笑。

“就凭你也配给侯爷出谋划策?我看你是来骗点吃喝的吧?”

下座有人高声嘲讽,立刻引来一片附和的笑声。

涂北山抿了一口酒,笑着摇了摇头,这人还真是傻得可爱。

真以为王硕汇集这么多人是为了让人给他出谋划策?不过是为了示威罢了。

“兄台误会我了!”李君毅笑了笑,将肩上的包裹一角打开,露出数十块干硬的馒头。

李君毅拿起一块馒头,塞进嘴里:“此次前来,我备了不少干粮,存粮足够我返还回去。并不是兄台所说,骗口吃的。”

“你说是为了给侯爷献策?”那人还不死心。

“正是!”李君毅朗声道。

那人嗤笑:“在座的哪一位不是名门望族的子弟,先辈无不是有些丰功伟绩的事迹,就凭你,也敢大言不惭说替侯爷献策?”

李君毅却摇摇头:“兄台愚论!”

“就功事而言,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耘!”

“太平盛世,我本该在家中耕田,而如今涂国动荡,潘镇割据,我寒窗苦读十年间,本应为国效力。”

“但家母年事已高,无奈只得在家中侍奉家母,待到家母驾鹤西去,才有机会出来替明主重拾旧山河!”

“乡亲父老听说我要去建功立业了,纷纷捐赠衣料给我,让我去做了一件百家衣,临走时还让我带不少干粮,以免路途困顿,实在感人肺腑!”李君毅有些感慨,不自觉抹了一把泪。

“我忠孝皆尽,读书耕耘皆可,怎可说我是无名之辈?”

听到李君毅回答,那人倒是闭上嘴巴,不敢再言。

李君毅一番言论,震得在场自认为是名士之人哑口无言。

“以你的身份,能有这样的想法,实在难得可贵!”王硕点评了一句。

“无想法,只不过是位卑不敢忘忧国罢了!”李君毅说这话时,眼神带着坚毅。

虽然他只是一个社会底层的人物,虽然他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但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身上透露着大无畏的精神!

“位卑…不敢忘忧国…”涂北山闻言,跟着喃喃道。

心里却是十分苦涩,自自己出世以来,无论看到的,听到的,都只有诸侯,再无人提起涂国。

好像天下人都觉得涂国崩离…本该如此。

就连王硕南下,也不过是打着清君侧,匡扶涂室的幌子,实际上是想自己将刘冶取而代之。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原来…还有人…”涂北山看着李君毅那单薄的身子,充满了敬意。

这一刻,涂北山不在感觉到孤单,不在觉得匡扶涂室只是自己的责任!

是啊!原来并不只是他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原来天下还有人!还有读书人,愿意重拾旧山河!

这一刻,涂北山心中灯火通明,不在对未来感到迷茫。

看向李君毅投向感激的眼神。

“位卑不敢忘忧国?”王硕念了一句。

他此次本就是打着匡扶涂室的名义南进,李君毅说了这番话,倒是让他哑口无言。

“你觉得,我南下有几成胜算?”

“五成!”李君毅朗声回答道。

王硕听到,满意的点了点头。

京都王刘冶坐拥十五郡人马,自己掌十四郡,相差几万人马。

又是主动南下,对方以逸待劳,能够有五成,已经很不不错了。

本以为李君毅是个书呆子,没想到处事还挺圆滑的,这般暗夸自己。

“那再加上整个北方的联合大军呢?”王硕随口一问。

联合整个北方,是他这次召开宴会的原因之一。

例如联合杨家,程家等北方不大不小的势力。

但加起来,人数反超刘冶十几万,占有很大优势!

“还是五成!”李君毅再次朗声道。

听到李君毅的话,王硕表情固定,一直没有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有胆大者,揣摩王硕的心思,朝着李君毅大喝:“一派胡言!先前是五成,联合整个北方大军也是五成?!”

“不解?”李君毅快速回答:“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