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艰苦 上篇  奔跑中的尘埃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音真的很清亮,整个车厢都能听的十分的清楚,不少人开始跟着哼起来。

“来,我领唱一遍,大家一起来,一,二,三,花篮的花儿香.....”

经过的她的调动,大家都开始整齐的开始跟着唱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整列车厢被嘹亮

的歌声给穿透,特别是女生部的齐声,就像是女团大合唱一样。

情绪是这种东西就是一种烈火,一旦被点燃,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家逐渐都拉起手来,相互微笑着,相互鼓励着,相互走近着。

慢慢整列列车各个车厢响起不同的歌声,隔壁的车厢基本都是男同志,开始唱“咱们工人有力量”,铿锵有力,充满阳刚的气息。歌声此起彼伏,不断在奔驰的列车上演绎着。

很奇妙,我唱着歌,感觉突然就被这种情绪点燃自己内心的火热,看着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庞,听着一首首革命的老歌,就像是人来疯一样,使劲的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听到隔壁的歌声,谢姐很大声的说“同志们,你们愿意被旁边车厢的同志比下去吗?”

大家激情高涨,都大喊着不能。

“我们再来唱一首,我们把他们比下去”谢姐真不愧是人事干事,调动情绪和积极性的本事那是与生俱来。

我们就这样加入疯狂的歌唱大赛,一首接一首,随着奔驰的列车,将我们的声音都随风飘扬而出,算是我们送给城市最后的祝福,希望她能留在故土。

就在我投入到群情的炙热中,家里的亲人还沉浸离别的伤感中。

街坊们逐渐散去,只剩下一家人在哪里互相安慰,互相祝福。阿妈是最受不了的,情绪自从看着我消失的身影,就显得的无比落寞。阿爸和大伯聊着天,但是很少抽烟的他,一根接一根。平常就是偶尔抽一根,阿妈都要说半天,今天阿妈却没有说一句。

大伯看这个样子,也不好多做打扰,打了个招呼安慰了一下就离开了。阿妈一个人孤零零的走进内房,将门关起来,建业带着美兰和建国上楼去了。父亲一个人对着一地的烟屁股,还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瞬间一个原本欢乐的家,显的格外的安静。

弄堂口的念国本来今天来给招娣家修缮一下家具的,没想到看着那个恬静的女生穿着军装登上了车子的一幕。看着这个曾经无助的少女,已经成长起来,一幕幕和她有关的场景又从脑海里浮现。

第一次看着她的背影,第一此看她无助的哭泣,第一次两人在街上对望,第一次托着她骑车,第一次看到她委屈的眼神,最后一次看到她,结果就是挥手告别,这一别我们还会再见吗?

念国突然觉得自己从未有的一种情绪徒然而生,像是丢失了什么,错过了什么,又像是得到什么。心里从未有的今天这样挂念过一个女生,他身边总有女生仰慕他的健硕,仰慕的他的手艺,仰慕他的那点名声,但是他从未在意。因为他觉得一直都在求生求存的他,根本就没有什么资格去想这些,然后这个只见过几次的面的女子,却能让他这样的场景下,心乱如麻!他不想再不切实际的想下去,历来的生活经历都教会他现实的面对,不去做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自嘲的笑笑,紧了紧背后的木箱离开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娟所不知的,列车开行到南京大家下车摆渡,然后继续踏上西行的列车。列车翻山越岭,驶过一个一个站点,车上的都人在几天相处下显的熟悉起来。窗外的风景让这些很多从未远行的青年们都很好奇,整天的行驶就在歌声中,介绍中各个城市,聊天中度过。

第三天进入兰州境内,就开始看不到绿色,慢慢的开始看到的都是戈壁滩荒凉的景象。逐渐有黄沙侵袭,车窗上噼里啪啦的风沙沙粒打在玻璃上。像是一颗颗恼人心扉的子弹穿透着这些青年的心,有些人还憧憬着骏马奔驰的草原,高耸的群山,然而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戈壁上偶尔看到一个个小土包,星星点的野草,还有砂石土块。

这个时候领导们又开始给我们做思想激励工作,这就是我们要建设的地方,让沙漠不在荒凉,通过我们的双手建设绿洲,我们的丰功伟绩将会载入史册,当然很多很多年以后在一代代的人们的努力下,我们都把今天的话都给实现了。

列车在经历了快四天半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西北的首府,此时车上还剩下一大半人。已经有一小半的人,在沿途就下去了。很多人都痛哭的相互道别,虽然短短的几天,但是建立深厚的革命友情。我们这个组还好,因为是分配到一个单位,所以没人离开,但是也被这种情绪给感染。从进站的前准备东西的时候,我们就注意着窗外,没有高楼大厦,都是贫瘠的土房,砖房都不多见。进站的时候,整个月台,也不能这样说,就是土转铺设的一个简陋月台,旁边是低矮的土墙是唯一的装点。

我在想我来的是首府,都是这个景象,那其他地方.....我都不敢想下去,大家排队集合拿好行李,下车到月台上。一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