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少年 上篇  奔跑中的尘埃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庞先生,让你久等了,我这里好了,你看那时候出发?”小董师傅对父亲露出一个和善的微笑说。

“哦,现在就可以走。”父亲接口到,随后和杨师傅打了个招呼,就在前面带路。小董师傅跟着父亲走在前面,我和母亲走在后面跟着。

“小董师傅呀,刚我和杨师傅聊天,你年纪那么轻,手艺可了不得呀。今年你20了吧?”父亲和小董师傅一路开始闲聊起来。

“庞先生,我今年只有16岁,很小时候就随着师傅学手艺,可能长得老成了点”。

“啊,小董师傅只有16岁呀,比我女儿也只大一岁。了不得,了不得,手艺那么好,你几岁开始学木工的呀?”

“我八岁就跟着师傅学手艺了,小时候家里穷,在老家就随着师傅讨生活。”小董如实的回答着父亲。

“不容易,不容易呀,那么小就开始自力更生了。小董师傅,老家哪里人呀?”

“我老家是浙江人。”

“浙江人呀,我们是老乡呀,我们也是浙江人。呵呵!”一听是老乡,父亲觉得马上亲切许多。

“庞先生,也是浙江人呀,我是宁波奉化的,您是哪里的?”小董师傅也来了兴致,随后问道。

“不要叫的的那么生疏,都是老乡,不嫌弃就叫我声阿叔。我是象山石浦镇人。”父亲觉得这个小董师傅人不错,又是老乡,所以非常友善的说道。

“好的,阿叔。”

美娟发现今天父亲的话特别多,也许是遇见了小老乡,也许对这个男孩如此早就出来打拼充满了浓重的兴趣。

“小董,那你怎么没和师傅在一起,现在出来算是出师,自己独立接活了?”

“阿叔,我师傅在乡下,不愿意来大城市。我是这两年家里搬到上海来,家里的阿妈和杨师傅的老婆是老乡,这样才到杨师傅这里来做活,讨生计的。”

“哦,这样哦,你家里也都搬来上海了呀。”

“是的,我家就在菜场旁边,阿叔下次要是买菜可以去我们家摊位,就是进去靠西边第三个摊位,我让阿妈给你又便宜又好的菜。”

“哈哈,那感情好!”然后转头对母亲说,“彩霞,以后可以照顾照顾老乡生意拉。”

“是吧,那好的,下次有时间我一定去。”母亲笑笑回答,我掺着母亲的手,望着这个男孩的背影,感觉到这个人身上背负的担子。觉得自己是无比幸运的,当我还在快乐的玩耍和上学时,他已经开始走出家庭的温暖,开始承担起家庭生活的担子了。他的童年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路边走边聊,不一会就到了家里。进去后,他和父亲确认了一下家具摆放的地点,然后测量了一下周边的尺寸,做着记录,然后又从远处观察了一下角度。

给父亲提了几个建议,例如柜子的高度降低点,侧板的纹理和颜色。写字台的高度和固定等等。其实也就几个东西,但是从他口里说出来井井有条,每个建议都很实用。最后父母商量了下,准备把碗橱也做下来,顺便做一个大的圆台面。

阿哥此时从楼上下来,看到做家具的来了,微笑着打了个招呼。小董师傅也回了个,最后看了看图,出口问道“阿叔,其他的东西都没有问题,功能和用途。就是梳妆写字台是阿姨用的吗?”转身对母亲笑笑说。

母亲笑着说,“不是我用的,是给我这个大闺女用的!”

他看着母亲,然后又看着我微微一笑说“阿姐用的呀,平常是放化妆品和收拾,还是放什么的,我好具体指导放什么,这样到时候别做出来不实用,或者放不下去了。”听到这话我脸一红,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看着父亲。

“哈哈,小董呀,我这个闺女个子长得高,其实还比你小一岁呢。”

“这样啊,对不起阿妹。”挠了一下头皮憨憨的笑笑,然后继续说“那我想改一下杨师傅的样子,把这个翻板梳妆镜放到最左侧靠门的位置,这样的话即使是需要拿东西,也不会影响到台子上的东西,否则每次还要收拾东西,腾出来位置才能打开镜子。而且靠门这边,从窗户进来的光不会被挡住,这样照起来不开灯也光线充足。”

“真的呀,当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就觉得放在中间蛮好看的,对称。你这么一说,我觉得真的很有道理,小董,你真的是来赛(厉害的意思)。”母亲此时说。

“阿姨,你过奖了,复测就是为了了解东家的位置,然后根据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人的习惯和爱好再开始制做。花了钱,谁都想用的长久顺手点。”

“谢谢,小董师傅,想的那么周到。美娟快去给小董师傅倒杯茶来。”母亲才发现连一杯水都没倒,感觉蛮不好意思,赶紧嘱咐我。

“阿姨,不麻烦了,我这里量好了,我回去排排工时,明天我来告诉你个大概完成时间。”

“这怎么行,茶总是要喝的。”

“真不要了,阿姨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