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史无前例  番剧制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千与千寻的总制作费用在五千多万,再加上其余的宣发成本,总共也就在千万左右。也就是说,在排片量不足四分之一的情况下,首日票房就已经收回了成本。

难怪藤田原让会激动的半夜打电话。

这就预示着接下来的收益,都算是这部电影的纯利润。

按照现在这个势头来看,新都会社算是保住了。

中村俊现在也非常奇怪,为什么会在首日的最后出现逆袭。

但是,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惊讶。毕竟,《千与千寻在那个世界也曾经创下过票房神话。

新都府的冬夜异常寒冷,可元旦热闹的气氛丝毫不受影响。

有个中年人深夜出来买了张《千与千寻的电影票,走进了影院。

每年元旦档期的电影,都令他失望再失望。本国的电影越发的疲软,叫好又叫座的都是海外电影。基本上电影市场,大部分的票房都被海外占据。

作为资深影评人,这本来与他关系不大。

但是作为东瀛帝国的居民,自然希望自己国家的电影会更好。

原本白天已经挑了两部期待已久的国产电影去看过了,但是总觉得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倒是有两部动漫电影,吸引了他的眼球。

这两部动漫电影在早上的时候,票房排行榜还在很后面。

可是到了午夜,竟然直接蹿进了前十。

尤其是新都会社的那部,更是在排片量很少的情况下完成了逆袭。

“听说是山崎先生的封关之作,希望不要让我失望啊……”山下治进入了影院当中。

影片刚开始,山下治就皱起了眉头。

难道,真的只是子供向的吗?整体画风已经主人公,都是那种小孩子喜欢的风格。

可渐渐的,作为职业影评人的他,终于看懂了这部电影的主旨以及蕴藏的含义。

看似荒诞离奇的旅程,深入剖析,更加令人深思。

千寻的父母坐下大吃大喝,丝毫不顾够不够付钱的场景。

正映射出经济破裂之前过度消费的事实。

而千寻自己仅仅只是在外面看着,并没有跟着父母一起去吃。

也反应出了新的价值观正在形成。

诸如此类的场景,让山下治这个影评人有种立刻动笔去剖析的冲动。

但他并没有立刻起身,而是跟着现场观众一起,随着千寻继续着荒诞的旅程。直到最后,走出阴影,走进阳光之后,他才渐渐起身。

现在的山下治,有满肚子的话想要倾诉,而笔就是他用来诉说的武器。

整个晚上,山下治都没有睡觉。

他也是从那个经济破裂的时代走过来的人,看完电影后有太多的话想要说。

除了山下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也想相当激动,确切的说叫气愤。

井上喜久郎站在办公室里,见谁骂谁。

甚至,连田原也骂了进去。

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儿,井上喜久郎并不是关系自己电影的收益有多少。而是看对手新都会社的电影情况。令他吃惊的是,新都会社的电影票房竟然稳居动漫类电影的第二位,仅仅比他的电影低一点而已。

更重要的是,那千万票房的数据,让他心都在滴血。

这也就是说,新都会社完全可以靠着这部电影渡过危险期。

“我需要个解释,不是说他们的排片量连四分之一都不到吗?怎么四分之一,就能够有千万票房。”

“井上先生,很多我们谈好的院线,他们都临时变了卦。”

最开始变卦的是他们没有谈下来的那三分之一。

那边可不管他井上喜久郎是什么人,只要有利润,他们就会去做。

在《千与千寻首映之后,热度再次被吵了起来。

所有那边立刻增加了排片量,甚至连午夜场也增加了进去。

随着热度爆发式的增长,慢慢新都府其他的院线也开始安排上线。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村俊在半夜醒来看到票房的时候,能够高达千万的重要因素。

“混蛋,混蛋,滚,都给我滚出去……”

井上喜久郎像个疯子般,驱赶着办公室里的下属们。

就在井上喜久郎陷入疯狂的时候,最新一天的《新都早报上线了。

作为新都府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都早报在各行各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可是新年刚开始的第二天,《新都早报的头版头条却不是民生问题,而是正版报道《千与千寻这部电影。

当人们怀着好奇的心情看完之后才发现,竟然是以电影讲民生。

山下治整夜没睡,却没有丝毫的睡意。

当看到自己写的稿子登上《新都早报头版头条的时候,更是长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