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春天(中)  无稽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宁博阳道:“我跟你回去呀?”我摆摆手,道:“不用了,我去去就回,这里你们看着安排吧!”

我骑上马,回奔镇抚司,路程不过半个时辰。经过朝阳门时,看见从城里走出一趟马车,能有二十余辆,惹得行人瞩目。我好奇地勒住马缰,定睛观看。

为首骑在马上的是两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细一看,正是那谢迁和刘健,二人虽然穿着便装,但举手投足还是带着官气。原来正德皇帝已经同意两人致仕,告老还乡。

谢迁、刘健都是弘治皇帝托孤重臣,人品、才学更是官场楷模,二人知人善任,推荐了不少有才华的人,唯一的缺点,就是不懂变通,以国法为由,弹劾内臣八虎,不想一夕惊变,事随天地覆。

如今二人同时离京,送行的官员没有看到,按常理,皇帝恩准退休,恩赐物品更是不少,但许多明眼人已经看出,刘瑾日益得宠,权势很快就会比拟前朝王振,甚至有过之之势。时间也证明了这一点,后来发生的事情,更是惊叹!

“张大人,你也在这里?”不知何时,一身便装的林生来到了我身边,身后依然是那两个侍卫,我赶紧跳下马,拱手道:“林公公!您这是——?”林生低声道:“他们告老回乡,咱家过来看看,看看有什么人来送行?”

我四处望望,道:“只怕没谁敢来吧?”林生呵呵一笑,道:“人走茶凉,乃是人之常情。只是能来送行的人,必定是重情重义之人,咱家来此,倒不是想难为这些人,只是想看看有没有!”

又问我道:“你在这里做什么?”我忙解释一番,说要去见廖建忠,林生笑道:“廖指挥使去宫里了,你回去也见不到,不如和咱家一起看看吧!”

我自然应允,眼睛四处望望,总觉得有人看着我们。

那谢、刘二人的车辆走了许久,也没有看到有人相送,周遭老百姓有认得他们的,不住的摇头叹息,却不敢多言多语。朝阳门渐渐恢复流畅,林生叹道:“前车之鉴,后车之辙。我辈皆为浮萍,是随波逐流,还是力挽狂澜,当真不清楚,不得不小心呀!走,我们去城外看看!”

我们并没有尾随谢刘二人,而是出了东直门,绕了一个圈子,从岔路口,走到了他们前面的一个小树林中,这样便可以暗中看到官道上的情景,我暗自佩服林生,心思缜密。

不多时,谢、刘二人车马便迤逦而来。二人看上去谈笑自若,并未因为无人相送而觉得尴尬。只听谢迁道:“刘兄,你我少小离家老大回,如今可谓鬓毛皆白,此番回去,刘兄有何打算?”

刘健道:“我已经出外做官三十余年,思念家乡,如今身子骨还好,可以到处走走,然后闭门休养,把这些年的经历写出来,也算是给后世一个交代。谢兄又有何打算?”

谢迁道:“我身子骨不如刘兄健壮,只能在家,嗨,这些年也没有读过多少书,自然回去就是读书。和年轻人交往,遇到合适的人才,自然还是要推荐给朝廷的。”

“你二人好生自在,说走便走了!”有人远远喊道,谢迁、刘健都是一愣,却见李东阳骑着马飞奔而来,身后只跟着一个随从。

林生笑道:“咱家就料定他回来,如今果然来了!”我记得牟斌当初走时,也是李东阳派人相送。如今亲自赶来,想必是割舍不掉这些年的交情。

李东阳跑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而谢迁、刘健却收敛笑容,勉强拱手道:“李大人,您来了!”

“谢兄,刘兄,你们还在怪罪我吧!”李东阳擦擦汗问道。

谢迁白了他一眼,道:“您是内阁大臣,我们都是平民百姓,如何敢怪罪?”李东阳摇摇头,道:“我也是身不由己,也想一走了之。如今我在内阁,形同虚设,难过得很!”

刘健冷笑道:“这也是你咎由自取!若是当初和我们一样,坚决要求皇上马上处理八虎,如何会有今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