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锦衣卫(上)  无稽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由此可见,他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难道真的是惧怕大臣吗?当然不是,这正体现了他尊重臣子,给他们留了足够的面子的宽厚心胸,因此他才受到众多儒家士大夫们的拥戴和敬仰!

据史书记载,两人结婚多年都没有生育,于是在弘治元年二月,御马监左少监郭镛也曾提议为小朱选妃,谁知受到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谢迁的阻挠,说孝宗还在居丧,此时不宜选妃。

小朱回到后宫把这件事和小张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小张并没有哭哭啼啼阻止,而是好言相劝,要他为了皇家的子嗣好好考虑一下大臣的话,这话虽然违心,却是顾全了大局。这下子小朱被感动地不要不要的,他深情款款的拉着小张的手说:“我答应过你要一起白首偕老,我怎能食言?放心吧我绝不另娶,今生有你陪伴,足矣!”小张感动的扑进小朱的怀里,热泪滚滚。于是第二天,小朱以发誓要守丧三年为由绝不选妃,因他一直以仁孝著称,此事就此搁置,再也没有提起。他立场坚定地挡住了大臣们让他纳妃的建议,确实难得。爱情本就是两个人的事,与他人何干?小张皇后和弘治少年夫妻、伉俪情深,她活泼可爱,知书达理,悉心辅佐小朱勤于朝政。都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说的就是我们的小张。她善解人意,经常和丈夫谈论诗词歌赋,两人之间非常默契,互为知己,夫妻恩爱,这样的感情是牢不可破的,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多少宫廷女子可望而不可即的感情。

其实女人要的并不多,无非是一个男人真心真意的爱,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到处走走,开心的时候分享,伤心的时候分担,一个厚实的肩膀,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双深情的目光。一起看彩霞漫天,一起赏夕阳如画,便是最美的人生。

当夕阳的余晖静静地笼罩着庄严古朴的皇宫时,恩爱的这对夫妻,似乎在风中亲密地耳语,此生只爱一人,足矣……

万幸的是,他们有了一个儿子,朱厚照。也许是弘治皇帝小时候失去太多的乐趣,也许是他和小张皇后的长子,他被立为太子,并且安排许多正直的大臣教育他,期待他未来成为一个好皇帝。而我们的东宫太子,却喜欢结交武士,十几岁时身体强壮,比起病歪歪的他爹不知强多少倍!每日里,这位太子爷和刘瑾、张永等太监在一起厮混,这也是后来的虎。

●远行

这次出行,依旧去的姑苏。父亲处理完事情后,特意带着我们去了杭州。到了杭州以后,我们便住到了青芝坞。那里风光秀丽,竹林密布,环境十分幽静。父亲领着二叔去了外边,让我领着几个弟弟去逛西湖。我也乐得前去游玩,美丽的西子湖畔,最美的当属荷花。清香四溢,碧水蓝天,让我们几个留恋忘返许久,我甚至毫无顾忌地在西湖泡了脚。晚上还特意在西湖边吃了西湖醋鱼,这比起祖父做的味道差远了,让我们不禁想念起祖父来。

回到青芝坞,父亲等人已经回来,而且来了三位客人,父亲介绍他们是周叔叔、平叔叔、康叔叔,我客气地和他们见礼,三位叔叔打量着我,叹息道:“时间过得真快,英儿都长大了!”继而对我说道:“你小时候我们抱过你,你可真是一个淘气的家伙,在我们每人头顶都撒过尿!”众人大笑,我却不以为然,小时候的事情谁能记得住,这些大人就是讨厌,总说些儿时的囧事。父亲示意我们退出去,关上门,我隐隐听到他们说丹药的事情。

第二天,父亲就领着我们往回走。一连十天都没有停下来脚步,南方的夏天和北方的不同,南方是柔美的,而北方是粗犷的。特别是过了淮河,这种区别更加明显。当我们终于回到家时,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就要改变。

没来得及想太多,我便要跟着张永进京。虽然我生性顽劣,虽然近年来经常离家外出,但这一次,却是发自内心的难受,总感觉自己要走得很远。我天生是个淘气的孩子,小时候没少挨父亲的巴掌,父亲永远一副严肃的样子,也许是家中长子的缘故,他总要给几个叔叔做些表率。母亲是读书世家的女儿,知书达理,甚为祖父器重。祖父对于我的顽劣,出奇地没有指责,甚至告诫父亲不要太严厉了,说我只是活泼好动,将来大了,就能变得规矩,只是让我多读书。被老狼抓了之后,小叔叔教我习武,我喜欢舞刀弄枪,经常吆喝本家子弟玩耍,以至于把村庄周围的孩子也弄到一起,甚至认识的家长比祖父还要多。

张永的口气很严厉,虽然和我们说话,依旧客客气气,但不容置疑,他要赶路。之所以来我家,也是为了感谢我家的救命之恩。祖父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留我在家,待我和流着眼泪的母亲告别后,他送给我一把短剑,那剑外表极为普通,甚至有些陈旧,道:“这把剑送给你,姑且做为防身用。记住,剑是用来防身的,不是打架的。”我赶紧答应下来,张公公瞥了一眼,嘴角一翘道:“伯父,待咱家回到京里,送给张英一把好剑吧!”

祖父道:“多谢张公公,只是这剑也是祖传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