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0:六傅  隋唐快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月初十这天,陈五在一家名叫墨香阁的书店买了一本《山鬼戏说。

《山鬼戏说是这个时代比较流行的鬼狐传说的类型,属于流行小说的范畴。

这种小说无论是在文笔上还是在剧情上,自然无法与后世的那些小说相提并论。

但是在这个文化娱乐极其匮乏的时代,这种小说也算是一种消磨时间的不错选择。

陈五之前就从墨香阁里买过几本,跟店老板也混了个眼熟。

只是最近街面上突然多了好几个书摊。

陈五在书摊上买了两次,进墨香阁的次数也就相对少了一些。

当陈五从书店里出来时,突然看到不远处的柳树下围着十多人,很像有人在下棋的样子。

陈五在后世也喜欢下象棋,尤其是退休之后,时常跟几个老兄弟相约下象棋。

象棋也就成了他晚年继练字外最大的兴趣。

陈五并不喜欢热闹,一般见到人多的地方都会直接走开,没有参与其中的兴趣。

可是看着这种类似下棋的场景时,他突然有了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情不自禁的走了上去,成了一名围观的吃瓜群众。

陈五走近看到那里的确是在下棋。

棋盘也跟象棋棋盘一样,只是没有中间“楚河汉界”四字而已。

但是看到棋盘中的棋子时,陈五就有些眼晕了。

虽然棋子上也跟象棋一样写着字,但却不是他熟悉的车马炮,而是另外一些字,而且每一方只有六个棋子。

陈五看了两局,大约一个小时之后,终于渐渐明白这就是象棋,只是应该算是象棋的前身。

这六子分别是将、车、马、士以及两枚兵,分别用枭、卢、雉、犊、塞代替,走法也跟后世一样。

看明白象棋的走法之后,陈五也就开始研究在场两人的棋艺。

对弈的两人都是四五十岁的老人,棋艺也都不俗。

尤其是其中一个长相非常威严,有些凛然之气的老人,棋艺更是精湛,之前的两局都是他胜出。

当他拿下第三局的胜利时,对面的那人终于服输了,“老哥棋艺高超,小弟拍马难及,心服口服。”

这人说完就站起身来,将座位空了出来。

见此人也败下阵来,围观的人群不免一阵窃窃私语。

“这人是谁啊,怎么这么厉害?”

“不知道啊,之前没见过。已经打败咱们五六个人了。”

“连钱老也一连输了五局,看来咱们江都没人是他的对手了。”

“怎么没有?司马先生还没来呢。”

“司马先生也未必就比钱老强多少。”

这种六子的象棋现在叫做六傅。

六傅起源于战国时期,到如今也算是历史悠久。

但是要玩这种游戏首先要识字,这一点就把绝大多数的底层百姓排除在外了。

所以这种棋盘游戏的普及率爱你啊是很广,或者说只在一小撮有钱有势但又很无聊的文人中比较流行。

每个地方玩六傅的人也不会很多。

他们也都形成了自己的一个隐形的交友圈,彼此间也都比较熟悉。

可是今天江都街头突然出现了一个高手,一连打败了好几个好手。

后来他们把玩六傅的高手钱老找来,竟然还是一连输了五局。

这个结果让江都郡这些六傅爱好者们有些不能接受。

他们也都明显感受到这个高手是想一人挑战一城意味。

可是他们都自知不是对手,没敢上前迎战,只能寄希望于还未出现的司马先生和另一外钱老。

高手看到已经无人敢迎战了,忍不住说道:“随便来个人先下着呗,这样干等着多没意思啊。”

围观的人听高手这么说,又生起了一股试一试的蠢蠢欲动。

可是想到必败的结果,又有些胆怯了。

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却发现一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已经坐在了高手的对面。

玩六傅的人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

年轻人也不是没人玩,但是玩的好的大多都是上了岁数的人。

毕竟棋艺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当他们看到坐下迎战的是一个小青年,而且还是一个他们不认识的小青年,不禁暗暗摇头,已经认定这个小青年注定成为炮灰的结局。

坐下的人自然就是陈五。

刚才他看懂了六傅的规则之后就有种心痒难耐的感觉了。

后来当他看到其中一人走开时,他就特别想抢座,想立刻坐上去。

可是他跟在场的所有人都不认识,所以才安耐住自己的情绪稍微矜持了一下。

当高手说出那句话后,陈五也就不再犹豫的立刻坐到了高手的对面。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