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十五章 前波未灭后波生  唐徒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个先锋了。

”不妥,臣倒是不担心兴兵不利,而是现时已至早麦收割之时,一旦擅起刀兵,今年的淮粮必会不足,关中现时可是缺不了漕粮的。倒是不妨拖些时日,等今年的粮收了,再行讨伐之事“。工部尚书卢商出言反驳了魏扶的建议。卢商的官场经历很丰富,从六部,大理寺,州县,节度使,基本上中枢和地方的官职他都曾任过,经验丰富,也是持重之人。所以他的话一出,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了。

”咳,臣以为,魏相和卢相所言皆是谋国之言,臣细细思量,倒是觉得卢相之言或更妥当。徐州军此时却也算不上什么大患了,遣上两路军马自可平定。倒是漕粮之事却不可误了。先不提关中所用。现时三州归国已定,朝中也必要有所安置,今年的粮缺会更重。如因无粮令边州不稳,这是无可承受的。胡庆方既然要朝中再派节度使,那不妨派了便是,择一知兵擅兵之人去任武宁,武宁之乱皆因军士桀骜,而此时银刀都已是无力做乱,不妨做些谋划以威压之“。

”还有滕县的银枪都,臣确实未想这银枪都仅操练三月便能诛杀七都数百悍卒,倒是不妨一用,但却又不可不防。那韦康不是要挂冠嘛,允了便是,另遣得力之人任滕县。徐州仅四县,朝廷掌控其一便可寻机分割徐州“。中书侍郎崔铉打破了沉默。

崔铉出自博陵崔氏,大唐最顶尖的门阀子弟,历来野心勃勃,武宗时就拜过相,可是后来因与李德裕不和被罢相外放,李忱即位后清洗李德裕的势力,很快便把他召了回来,先是任了兵部尚书,不久前又改任中书侍郎加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的入了相。而此时对于崔铉来说,白敏中不在朝中,其他几人他并不怎么在意,对他来说拜相已经没什么可兴奋的了,如何像李德裕一样成为一个实权宰相才是所追求的。

”嗯,几位相国之言皆是良言。不过此时却是不便大兴刀兵,那便这样吧。另派节度使去武宁,朕便再姑息这些个骄兵一次。哼,如再行不轨,必讨伐之“。

”还有,准了韦康所请,他既然不愿为国效命,朕亦不勉强,随他去吧”。

“滕县,银枪都有功,义民有功,当赏”。

“李廓,虽是武宁处置不当,但朕也不过苛,让他去剑南赴任接替白敏中之职。让白敏中回朝。还有令狐绹,此前杜牧请了外放湖州,令狐绹这个湖州刺史卸任后朕本打算让其赴淮南,但是现今朝中事宜确是繁杂,那便也召其入朝吧”。

“至于武宁节度使,便派田牟去吧。一来田牟曾任武宁,又是知兵的。二来,哎,那何弘敬连着上奏几次了,竟自胡言田牟欲夺魏博。此时却是不便再生事端,只好委屈了田牟了。但是田牟去职之后这天平军却还需择一得当之人。朕以为便迁郑光任天平军,诸位以为如何”?

”圣人安置甚为妥当,便该如此“。几位宰相互相瞟了一眼,忙应下了。

马元贽看着李忱侃侃而谈,他都不由得不佩服这个天子了。更是琢磨自己当时是怎么就瞎了眼的觉得这是个好摆布的呢?

白敏中和令狐绹这分明是要入相了。原本的三相变成了五相,人多了,权便小了。特别白敏中和崔铉又是不和的。还有那田牟,还不是因他是魏博田氏所出心生了忌讳才频频调动。至于那无能的国舅,这是调来领功的。田牟想在武宁有所作为,就必要依靠周边几镇。宣武桀骜为朝中不喜。淮南崔郸本就因与李德裕相交深厚为天子所厌,如果不是因为眼见着其活不长了恐怕早就打发了。而兖海自淄青分割之后就只是个二流藩镇,力所不及。只这天平军虽也同出淄青,可因其独特的地形成了中原要枢,自分割后便为朝中所重。加之几代节度使都是得力的,现今的天平军已是数得上恭顺的藩镇了,更是兵强马壮。此时郑光就任天平军,只要不是个没脑的,最起码一份政绩是跑不掉的。

啧啧,自己当时怎么就瞎了眼呢?

”圣人,不知滕县银枪都作何赏“?魏扶想到银枪都,他从杜牧那里知道些陈权之事,也知道天子不大喜欢这人,但是这事又该是兵部出面的,所以现在有些琢磨不透天子这赏是真是假,只好再次发问。

”陈权,加勋骑都尉,徐州长史,朝散大夫。罢果毅都尉,嗯,着其暂领银枪都”。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