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向东而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几次深夜翻看《白蛇》了。

第二天上午九点,林向东从睡梦中被叫醒:

“白天不起,晚上不睡,都当爹的人了,看你什么时候能改得了你这些坏毛病。快点起来,一会得带孩子去打预防针啦!”

“妈,您好好说说她,反正我怎么说都不管用,不到三四点钟,您儿子绝对不睡!”

林向东不语,默默起身洗漱。

开始新的一轮,对深夜的憧憬!

“你不是要做鱼汤吗?材料样样都没有买,我看你拿哪样做?一天到晚不晓得好好规划一下自家的时间。”

林母非常不满意林向东的作息。既然管不了,发发牢骚总是可以的吧!

母亲的唠叨是躲也躲不开,反抗也不敢,林向东索性在脑子里仔细思索今天这道汤菜的做法和食材,娘俩同在客厅,却仿佛活在两个世界。

鱼羊鲜取自古代一个传说:

村民牧羊,偶有落水,待村民发现,转身去找,已被鱼群撕咬成肉块,村民怒,将肉块与鱼一同捞起炖煮食之,大快朵颐。

入腹后发现,鱼腥和羊膻味全部消除,剩下的只有异常鲜美的味道。

又因为羊肉需要炖的时间比鱼肉长,后人改良为习惯性地左手鱼锅右手羊锅,先后烹制后再合二为一。

“鲜”字便由此而来。

素来讲究喝汤的广东人有“三煲四炖”之说。

意思是煲汤至少三个小时,炖汤则需要四个小时。

所以林向东这道鱼羊鲜,连买带做,起汤时已经是下午四点。

自然少不了又领受了一顿母亲的唠叨:

“一天天的,有正经事不知道做,就晓得睡觉睡觉,你这个点才熬好,给哪个喝嘛!”

“大不了晚上喝呗!”

“你搞这么一大锅,又是鱼又是羊肉的,哪个晚上吃这么多哦,不行你趁热给姥姥送点去,她们吃饭早。”

“好好好,我马上去!”

林向东像得了赦令一般,连汤带肉给姥姥装了一小盆,飞步出门。

“妈,给您送汤来啦!”

一进门,林向东就热情地和岳母打招呼。

“来来来!搁餐桌上,哎呀!你这孩子手就是巧,这是汤还是菜?咋做的,这么香呢!”

锅盖掀开,一股香气扑面而来,王敏不由自主地赞叹道!

“您不是晚饭吃得早嘛,这个点正好不耽误。”

“行啦行啦!我和你爸爸正好今晚不炒菜啦!这喷香的!”

“咦!我爸呢?又去公司啦?”

“没有,家里来人了!正好,过来给你介绍一下!”

林向东跟着岳母来到客厅,看到岳父周志武正在和一个四十多岁,胖嘟嘟的中年人说话。

“杨林,给你介绍一下,这个是我姑爷!”

中年人听见王敏招呼,转身回头,笑眯眯地朝林向东伸出双手:

“呵呵,这得叫大侄女婿吧!长得真精神。”

这个叫杨林的中年人是一名医生,

借职务之便,利用业余时间开了两家药店,生意好得不得了,

这次是因为第三家分店开在附近,

所以顺道来拜访几年前曾经在一起医疗纠纷中,帮助过自己的周志武。

“我这姑爷啊,做得一手好菜,这不,给我们送菜来了嘛!”

“我是说闻见一股香味呢!是不是鱼汤?不对,还有点羊肉味,莫不是鱼羊鲜?”

鱼羊鲜是徽菜,在天津地区还真是很少得见,能闻闻味道就叫上菜名,可见此人不是一般的吃货!

林向东看着跟弥勒佛似的杨林在那抽着鼻子,心中暗自觉得好笑。

“杨叔对吃食也有一定研究?”

“哪里哪里,就是走得地方多了而已,地方特色,我一般会记得很清楚,哈哈哈!”

“嗯~~可惜不是带皮羊肉,不然味道会更绝!”

“厉害厉害!”

林向东是打心眼里佩服这个笑弥勒。

就算换个安徽本地人,也未必能通过闻味,就说出这道菜的来龙去脉。

“老周,你这姑爷手艺不错啊。在哪家饭店高就?”

“啊!呵呵呵!我不是厨师,自己做着玩呢。”

“嗯!是啊!向东是个设计师。”

自从公司出事以来,周志武看到林向东对自己女儿的不离不弃,和对待他们老周家的态度,依旧热情不减。

他对林向东也不如以前那么排斥了。但是说起自己姑爷的职业,还是有些不情愿。

“哦?设计师?是做哪方面设计的?”

“室内设计!”

简单几句对话,林向东能听的出来,外貌长得跟笑弥勒似的杨林,其见多识广的程度,果然令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