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向东而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菜,鱼香肉丝。

这个菜难就难在调鱼香汁,

都知道放醋、糖,可是这比例只要稍微错一点,口感就差出去很多。

张莉和林伯军这会正瞄着厨房,认真炒菜的儿子的背景,轻声嘀咕着。

“林伯军,你能说说你儿子不,三天了,天天吃鱼香肉丝,哪个受得了啊!”

“你吃够,我没吃够,你不觉得,最近他炒的鱼香肉丝,越来越像样了吗?”

“还不是你把糍粑辣椒给他的原因!等把我们带的这点辣椒用完,他还不是一样做不成。”

“爸、有霉豆腐没有?”

两人的议论,被厨房的喊声打断。

“有有,你左手地柜里。”

林伯军在家族中是出了名的心细,但凡是他掌控区域内的摆设,必是了如指掌。

“哎呀!不是这个,这是腐乳,哎!算了算了,先不放吧!”

“得,听见没,可以肯定,明天还得吃鱼香肉丝……”

这一次,林向东没有求教三舅,

做菜嘛,都听人家的,做出来可就成不了自己的特色啦。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六次试炒,已经非常接近真实菜品的味道。

“真的,真的不错,和馆子里吃的,差不多啦!”

尽管嘴上说吃腻了,但是张莉依然给出了发自内心的好评。

“老公,这个肉好香!”

晓苇的赞美之词不多,但米饭吃下去两大碗。

“这谁做的?向东做的?回头给你二姨也做一份,她就爱吃这口。”

丈母娘王敏过来串门,也抑制不住对这份鱼香肉丝的喜爱!她完全不相信这道菜居然出自林向东之手。

俗话说:一事通、百事通。

通过对各类黔菜的不断研究、尝试、改进,林向东总结了不少做菜的技巧,

他还特别研究了贵州菜的特点,炒制手法,并网购了各种所需的贵州食材。

林向东觉得,既然要推广贵州菜,除了有名的菜,还应该准备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菜品。

这天,张莉收拾屋子时,见儿子的书桌上开始堆砌鱼秋辣椒的资料,不禁眉头一皱:

“林伯军,鱼香肉丝吃腻了没得,这几天,你儿子准备给咱清理肠胃,消消食。”

“嗯,那是好事啊!荤素搭配很合理嘛!”

“哼哼!做好准备,青椒管饱!”

林向东的菜品研究,小有进展。

晓苇的公司,却是越来越麻烦。

两个月没发工资,员工们怨声载道,已经开始出现小规模的离职潮。

“姐,你明天下午能来一趟公司吗?”

晓苇难得的接到晓前主动打来的电话,算准了这小子一准又有事解决不了啦!

“什么事?”

“没什么,就是想和你聊聊公司的发展。”

“公司都这样了,发展什么?税务局不解禁,你连生意都做不了,谈何发展?”

“我倒是有点想法,就是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哦?你有想法?”

晓苇知道自己弟弟想不出什么太好的主意,

但是晓前能够主动思考,而不是像前一阵子那样愁眉苦脸每天买醉,这就很让晓苇欣慰。

“有什么想法,电话里说吧,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腿不方便!”

“最好是见面说,不然,轻易我也不叫你来公司吧!”

“呃!我一会问问你姐夫,他明天要是有空,我俩就一起过去。”

以晓苇的身体状况,即便是有电动轮椅,出门也需要林向东跟随照顾。

听说送晓苇去公司,林向东二话不说,立马答应。

自从上次拒绝陪同晓苇出门之后,除非有非常着急的事,

否则林向东都不太敢拒绝晓苇的要求。

为了家庭的团结,他只能做出点牺牲。

何况,研究菜品,在晓苇公司看书,也一样不耽误。

下午两点,坐轮椅的晓苇,比公司所有员工到得都早。

一进公司,她就拨通了晓前的电话;

“弟弟,我到了,你在哪?”

“姐,我就在楼下,有两个朋友说会话,马上就上去。你等我一会。”

晓苇只得开着电动轮椅,在晓前办公室里等着。

“老公,你研究出来几个菜啦?”

“三个!”

“照你这速度,咱家菜馆几时开业啊!”

闲着没事,晓苇拿老公逗趣。

“加上之前的辣子鸡、干烧鱼、宫保鸡丁,我打算凑齐八个菜就在网上开业。

先期试推广,不用整这么多菜,这反而显得咱专业性强啊!

这么大的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