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官人请上台!  锦衣枭雄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江彬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很多。

他想不到自己会穿越大明,想不到和《回明剧情类似,会在粉巷遇到一群太监,其中百分之九十九可能藏着储君朱厚照,同样也想不到在花满楼能够邂逅苏三以及王景隆!

这些想不到之外,更令江彬抓狂的是,玉堂春竟然和王景隆认识,并且似乎还是老相识!

刹那间,江彬紧张得小心脏砰砰乱跳,差点从嗓子眼里窜出来,却不知苏三和王景隆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何种程度,别被这小子拔得头筹破瓜了吧?

心中正忐忑,就听老鸨一秤金开口了,这个半老徐娘笑眯眯看着王景隆,宛若丈母娘看女婿般,那眼神,简直能把人家王三公子一口吃了!

“听听,大家快听听,我家三姑娘怎么说的…王公子才高斗!哟,这不是明摆着等三公子配好词,找个由头梳拢她了嘛,嘻嘻,不过呢,老娘丑话说在前头,我老婆子养大春姐不容易,这梳拢之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江彬一听这话,倒是长出一口气,差点扑上去抱住一秤金狠狠咬上两口!

古时,梳拢的意思并不是指梳头,而是指占据女孩第一次或者为她赎身。

听一秤金的口气,苏三只是和王景隆认识,也许关系还算不错,但两人应该并未发展到以身相许的程度。

幸甚啊!

江彬擦了一把冷汗,心想,刚刚好,再晚两天,万一被王景隆这小子配上词,和苏三眉来眼去一番,两情相悦私定终身,他江彬再来可就只能喝洗脚水了。

放下心,江彬开始细听这个王景隆有何高见,能做出什么了不起的配词。

就见王景隆极为洒脱扳了扳胸膛,咳凑一声,高声吟道:“苏姑娘此曲,听得人愁肠百转,如同亲眼见到和同乡亲友别离之场面,让小生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慨啊!”

不得不说,人家王三公子肚里还是有些料的,尤其会说话,因此三言两语便打动众人,听得不少恩客跟着唉声叹气就像亲身遭遇离别场面一般。

江彬皱了皱眉头,心中颇不以为然,觉得王景隆的话太特么夸张了!

方才,苏三弹奏的曲子听上去的确有些伤感,但思念之情远大于离别之苦,并非如王景隆说的那般凄凉。

正想说点什么打击一下对方,就听身后那些书生处再次传出动静。

人丛里,身材稍矮,疑似正德的公鸭嗓低低哼了一声:“哼,风萧萧兮易水寒,那是为刺客歌功颂德的鬼话,怎么着,这个王景隆是将刺王杀驾和普通的伤离别混为一谈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两句传颂至今的名句乃是形容荆轲刺秦王的悲怆,描写荆轲在易水这个地方和燕太子丹告别的凄凉场景。

江彬没有猜错,老刘等人正是东宫里的阉人,大明储君朱厚照身边形影不离的几名大太监,而那个处在变声期的公鸭嗓,就是未来的正德帝本人。

易水送别的故事正德当然知道,但他和普通老百姓不同,生在帝王家,最恼荆轲这种游侠死士,恨不能铲平天底下所有这类不安定因素才好。

刺客,不正是王侯贵胄的死对头吗?

因此,王景隆一句无心之言登时引起太子朱厚照极大反感,不由低声呛了对方一句。

江彬闻听,立马乐了,心道,看来你们王家的好日子,很快就要到头喽!

江彬肚里腹诽,王景隆这厮当然懵然不知,不晓得已经被当朝太子朱厚照记恨上了。

“咳”

王景隆轻咳一声,意气风发继续念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今日闻听三娘曲,思乡心切为谁鸣!”

江彬差点没吐了。

我靠,还待这样的?

人家苏三当众求新曲配词,结果,王景隆这货竟然念了这样四句不伦不类的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没想到竟然被王景隆用在这个地方!

还别说,有点歪才,倒是思念故人,只是,剽窃得不要太明显吧?

果然,一秤金愣了,在座的书生才子蒙了,而玉堂春的俏脸上,寒霜凛凛,说不出的难看。

“这…这就是王三公子为奴家配的词吗?”

王景隆恬不知羞悠然道:“正是,在下虽然用了两句古诗,但后两句却是方才信手拈来,三娘以为如何,可入得苏姑娘青眼?”

对方不知廉耻当面发问,苏三承认不是,不承认也不是,俏脸红一阵白一阵,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青楼大堂里开始有人低声议论,不过声音都不大,显然慑于王景隆身份,不好意思当面耻笑。

见无人接话,更没人提出新的配词,江彬有些按捺不住,冷笑道:“敢问苏姑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