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不会做不利于大赵的事,这样徒劳无功,也是枉然”高玮无奈的摇摇头。
“孙儿猜想,陈国之所以邀请诸国同贺,一是为了昭示天下新皇已经登基,有些人就死心吧;二来,也是利益所致,他一定是想得到点什么,至于是什么,那就不知道了”
“还有一种似乎不太可能,就是释放善意。向诸国表示他陈国无意与各国相争,大家礼尚往来多走动走动像亲戚一样岂不是挺好?”
“哼,他想的倒是美,哪能遂愿?”李原不屑的一哼。
“陈国倒是无碍,主要的还是要防备周国,要是这两国之间达成了某些协议,那对我们是不利的”高玮最后补充道。
“所以小殿下的意思是,咱们不必在乎陈国想做什么,只要盯着周国,让他无法如愿就行了?”
“对,陈国不是威胁,必要的时候,咱们甚至可以用一些东西换取他的支持。陈国此时并不是铁板一块,总有心怀叵测之人,无论是幼主还是权臣,其实都没有太多的安全感”
“周国才是真正的劲敌,现在汾州事态严峻,臣也感到了责任重大,恨不得立刻就飞去汾州”
殿里都不是蠢人,此时也都明白了高玮的意思,无论派谁去陈国,最重要的就是盯住周国,让他的目的达不成。
“武陵王殿下睿智,老臣算是见识了”孟广抚须笑道。
“呵,听说小殿下新军锤炼的井井有条,对于时局的把握也能洞若观火,真是英雄红出少年啊”
一番夸赞让高玮脸红起来,在这帮老东西面前,还真是压力挺大的。
使团首领的事就让他们去操心吧,还是自己的正事要紧。
“皇爷爷,孙儿有要事启奏”
高玮把想设置一场考试来选取一些人才充实到新军中的想法说了出来,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旨意,那样就能立刻执行。
“考试?”高洋有些不解。
“嗯,就是孙儿出一些题,京中子弟无论何种等级门楣和出身都可以参加,孙儿会给出标准答案,比对着答案进行批阅,进而选出优异的人才”
“陛下,此举恐怕不妥,要是通过一场考试就能当官的话,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楼修尘紧皱着眉头反驳。
高玮倒是心无波澜,他知道考试并不会很顺利,那些世家子弟甚至不读书就能累世公卿,一出生就注定了仕途煊赫。
这是自两汉的荐官制度到曹魏的九品中正制最终形成的世家特权。所谓的察举和推荐也好,还是似模似样的九品打分也罢,最终也都是谁官大,谁的子女后辈就强,谁出身高贵谁的评分就越高。
话语权掌握在那些当权者手里,他们说谁行谁就行,不行也行,说谁不行谁就不行,行也不行。他们想让谁当官,谁就能当官,不管那人是蠢货还是脓包。
可是,哪个高官不想自己的豪门家族源远流长?谁又不想自己一世荣华后还要保住家族的荣华富贵?
渐渐的就形成了默契,我当中正官,就让你的后代进入中枢,你当考核员,那就该提携我家的晚辈。时间一长,阶层就固化了下来,公卿的帽子在世家之间换来换去,长盛不衰。
所以才有了后人说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这是真正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就打洞。哦,也不对,龙生的哪怕是条虫也一样成龙,而野鸡里即使出了真凤凰也只能埋没在乡野里。
更残酷的是,哪怕是朝代变迁,皇位更替,岿然不动的还是那些世家大族,无论是新朝还是新皇,总要仰仗这些庞然大物们。
好在此时天下崩乱,世家大族的地位也不复往日,一些贫民出身的龙子能够在军队中挣扎出一条辉煌之路。
“只是考个试,怎么就天下大乱了?”高玮十分不悦。
“考试没错,只是小殿下为何要让世家子和那些泥腿子们同台竞争,岂不是有失体面?”楼修尘很刻板。
“楼尚书多虑了,只是新军之中很多不识字的白丁,要是带着这些人打仗,连传递军情的军文都没人能看懂的话,那岂不是要耽误大事?”
“军国大事,不能因为这些小细节而毁于一旦啊”高玮换来一个角度解释着,他尽力避免此时起冲突。
“只是这样的话,京中的不少世家子完全可以胜任啊,又何苦考什么试呢”
“汾州局势,想必楼大人也是清楚的,不知是否愿意令爱孙随军出征,博取功名呢”
“这”
楼修尘被问住了,这算什么,如果说不愿意,那岂不是在陛下面前打脸?连陛下都把自己的亲孙子送往了前线,你一个小小的尚书凭什么敢惜命?
可说愿意的话,那就是真舍不得,高玮是陛下长孙,形势不妙,即使是逃跑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惩罚,更何况他是主帅,重重护卫下自是安全无比的。
他楼大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