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朝堂上不少人互相对视交流,想要瞧瞧有没有人知道什么真相。
但瞧了一圈,身旁的人都是差不多的迷惑,没有一个看起来知道真相的。
好在汉帝自己慢慢说起了原因。
“霍将军遭匈奴偷袭,坠崖落江的事情你们都已知道了吧?”
群臣垂首,这是国家的大不幸,他们不敢吭声。
“都不说话,看来都知道了。”汉帝叹了口气,本以君王之尊,不能直接表露心绪,至少不能直接这么唉声叹气,可现在也没这个顾虑了。
“霍将军还那么年轻,本来还能为汉朝再贡献力量。京都内如果知道了这些事,恐怕会有不小的波澜。汉朝神将陨落,汉朝的武运有了很大的空缺”
一些聪明的大臣估计瞧清楚了这其中一些线索。
汉帝缅怀了霍卫光一会后,开始切入正题:“汉朝缺失的武运需要有人来弥补。而天眷我汉朝,据说在边境时就出现了一个和霍将军年纪差不多大的教主境高手。”比比电子书bibixxs
群臣立即抬头,眼中诧异,就如同他们现在心里想的一般,这绝无可能。
霍卫光多年轻啊,二十出头,而一个二十出头的教主境,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就是千年前的那位大人也没有如此成就。
可就算再不可能,汉帝不会骗自己等人吧?卫将军没必要骗自己吧?甚至秦军和匈奴也都没有理由欺骗自己吧?
群臣略一思考后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只是没想到汉朝竟然也会出现这样的人才。
“情况,朕已经说全了,你们现在再议吧。”汉帝希望所有人群策群力,最好能给出一个令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办法来。
堂前安静了一会,三皇子出声道:“既然那年轻人如此强,有望成为汉朝武运新的第一人,儿臣以为应该保他。”
三皇子之前只是装模作样地思考罢了,其实在来上朝前,他就收到了曹东杰的暗示,让他务必站在教主境高手那一边。
而太子来上朝前也已经收到了曹东杰的消息,让他站在国家大义面前,然后反击三皇子。
“这个曹东杰当真是料事如神了,”太子心中对曹东杰的好感和信任一下子就涨了不少。
汉帝点头,太子就立刻道:“儿臣觉得不妥。”
“说。”
太子解释道:“匈奴的武者我们知之甚少,一向进水不犯河水,但秦朝的武者想来大家都清楚。虽不愿承认,但他们确实比我朝的武者要强,双方真要动起手来,我们并不占便宜,尤其是这次还有匈奴的武者加入,这之间的威力实在悬殊。”
“所以儿臣以为,牺牲一个小我,来保全一个大我是值得的。”
三皇子反击道:“你没有听父皇说此子不俗,是个麒麟儿吗?他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牺牲的对象,他是可以取代汉朝神将的人。这样的人,怎么到了太子口中就可以随意抛弃,是太子不识人才吗?”
太子瞪了三皇子一眼,每一天他们只要一对话,就会起杀了对方的念头。
也难怪皇室家族中常常发生手足相残的事,现在看来,这都是必然,不想杀了对方才是怪事。
“人才是人才。”太子开始反击,“但人才成长需要很长的时间,且小时了了,大时未佳,选择保护此人,就等于在赌,那汉朝的未来去赌。”
说着说着,太子的思绪扩散开来:“如果对我们不将此人交出去,那么问题远在的边境卫将军又当如何?以普通的军队去对抗一群教主境的高手吗?卫将军的安危又有谁去考虑过?我们已经失去霍将军,难道还要将卫将军也搭进去吗?”
这一下,朝堂上又安静了下来,就同现在太子说的一般,他们如果真的相信一个完全不知道底细的人能够取代汉朝神将,这个行为确实是在赌。
这一下朝堂内不少的官员都站在了太子这边。
倒不是他们觉得太子的意见很对,而是太子的意见很稳。
三皇子的意见激进,风险大,同时最容易出问题在,到时候一旦失败了,这口锅怪罪下来,不是砍头,就是贬官,没谁愿意当下这个风险。
而太子这个办法就比较妙了,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施行起来也没什么坏处。至少出了问题是大家一起抗,不需要某一个人专门来背锅。
不做不错,大多数平庸者的想法。
“诸位怎么看?”汉帝问道。
朝廷中的官员自然是一下子都站到了太子那边。
“臣等觉得太子所言甚是。”
“臣等附议,”
汉帝思量了一会,最终一挥手道:“罢了,一国之强盛怎么可以交到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手中,是朕糊涂了。”
“拟旨,让卫将军把人交出去,这事就这么了解了。”
汉帝瞧了一眼身边的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