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迷的不行,这幅朱逊的行书我基本是过一阵就读一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越读越觉得朱逊这个人太厉害了!”
听到秦宜川侃侃而谈,放到平时,康濂早就跟他盘盘道了,可是今天一点心思都没有,自己的人闯了这么大的篓子,他这个文联主席也脱不了干系。
很快,鉴定师也到了。
看到鉴定师,文联的人又是眼前一亮。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共和国首屈一指的书法大师龚昌盛,也是书法协会副主席,目前共和国书法界扛鼎的人物!
这种人可不是花钱就能请过来的。
但是不能不卖秦宜川的面子。
看到是龚昌盛亲自前来鉴定,老邢也没有了顾虑,找不出比他在这方面更权威的人了。
龚昌盛年近六旬,身材矮小,微微有点驼背,带着个老花镜,精神气质很好。
龚昌盛迈着小碎步来到秦宜川跟康濂的桌前,打了个招呼:
“秦先生,康老。”
秦宜川性格偏传统,也偏好传统艺术,尤其是琴棋书画、戏曲曲艺之类,因此跟文化界的人关系很好。
“龚老,您坐。”秦宜川起身让道。
“老龚,你是这方面行家,你鉴定的结果我们都服。”康濂说。
龚昌盛笑着说:“康老您老过谦了,您才是行家,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康濂说:“行了,咱就别在浪费大伙时间了,干正事吧。”
秦宜川点了点头,陆骁把那副损坏的朱逊行书拿到了三人桌前。
龚昌盛带上老花镜,一点一点的看,不住的点头,当看到烟灰烧出来的窟窿时,又不住的摇头,这个窟窿不偏不倚,正好在字的正中间位置。
其他人也有幸观摩朱逊的书法,虽是早期作品,但是深厚的书法功底已经初具雏形,笔力深厚,独树一格,不愧说出自大家之手!
十分钟后,龚昌盛抬起头,摘掉老花镜,长叹一口气说:“朱逊的书法现如今正是香饽饽,升值空间很高,保守估计这幅字也得两三千万。太可惜了,这么难得的一副佳作,就因为这一个小洞,价值折损过半!”
听到龚昌盛的最终估价,老邢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折损过半意味着还要赔一两千万,上哪去找这么多钱?
在场的其他人也是一片哗然,龚昌盛估的价格基本上就是最终的价格,偏差不会太大,尘埃落定,这次老邢真的是倒了大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