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桃氏姐妹  明末最强藩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

十里秦淮,一水相隔河两岸,江南贡院的笔墨生香,长桥旧院,又有多少佳人泪痕犹在。

朱伦奎是在一间充满脂粉气息的房间里醒来的。

“这是……穿越了?”

朱伦奎注意到他的穿着,以及房间内的陈设,跟现代格格不入后,很快就发现了一个让人意外的事实。

然而就在朱伦奎打算翻阅下这具身体原主人脑子里的记忆,好确定现在是什么朝代时,房间门突然被推开了。

来人是一个汉服小萝莉,她看见朱伦奎后,先是一愣,后者本想打个招呼,结果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小萝莉就转身提起裙摆,踩着绣花鞋跑了。

朱伦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只觉得脑子有些涨,晕沉沉的,因为越来越多不属于他的记忆,从潜意识里苏醒了。

“夭夭,你不是说他醒了吗?”

“是醒了呀,刚才还好好的……”

“你呀,先在这里看着,等他醒了再过来叫姐姐。”

“呀!姐姐,他动了!”

花容失色的小萝莉躲到了少女身后,差点没醒过来的朱伦奎,则像生了一场大病一般,脸色苍白的看着她们。

“这里是什么地方?”

桃蓁蓁安抚了下妹妹的情绪后,说道:“回公子的话,这里是秦淮河畔的飞仙楼。”

桃夭夭这时站出来补充了一句:“当时你落水了,可是我跟姐姐救了你!”

“取纸笔来。”

“啊?”

“李白一斗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在下不曾饮酒,不敢说挥毫落纸如云烟,但赋几阕新词以报二位姑娘的救命之恩,还是分内之事。”

此刻的朱伦奎颇有一点魏晋仕子风范。

“……”

“还不快去取纸笔。”

说完,朱伦奎不再理会发呆的桃夭夭,而是直接起身下床。

“我的衣服呢?”

“公子的衣物已经被奴家浣洗了。”看着自家妹妹被眼前少年随便忽悠两句,就乖乖的跑去取纸笔了,桃蓁蓁忙道:“要不公子先将就一下,今日就待在房内?或者书信一封,让奴家托楼里的小厮送去公子府上也行。”

“这倒不必了。”

朱伦奎道:“我不是应天人。”

“可公子说的明明是南京官话啊,想必公子一定是大户人家。”

桃蓁蓁笑道。

“家中长辈要求学的东西很多。”

桃蓁蓁的话,朱伦奎还是很受用的,不过有一点桃蓁蓁却说错了,朱伦奎岂止是大户人家,明明就是王公贵族!

他家祖上乃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胞弟,周王朱橚的嫡系后裔,就藩于河南开封。

不过明朝藩王是不能私自离开封地的,至于为什么身为周王府世孙的朱伦奎会出现在南京,还得从他那位已经死去了的世子老爹说起。

虽然王府比不得紫禁城,但内部权利争斗的激烈程度,也不容小觑。

朱伦奎的老爹朱绍烔是周王世子,平时待人宽厚,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被那群势利的族兄,活生生气死,留下一对孤儿寡母。

而老爹死后,前身的处境就更难了,由于老周王无意再立其他儿子为世子,那些自知袭封王位无望的叔叔伯伯就开始恶心人了。

朱伦奎很同情前身的遭遇,不过依旧对他只顾着自己跑路,不带上母亲的懦弱行为感到不耻。

因为没有人比身为后世在历史学这一门,专修中国古代史的他,更清楚崇祯十四年初,代表着什么。

大明朝只剩下三年国祚了!

“公子,纸笔取来了。”

桃蓁蓁见朱伦奎神游物外,微微有些不悦,她倒要看看这个少年到底哪来的勇气,敢在自己这里留下墨宝。

“研墨吧。”

朱伦奎缓过神来后,便在桃氏姐妹狐疑的目光注视下,撸起了袖子。

“姐姐,我去磨墨。”

桃夭夭最讨厌大言不惭的人,所以她就想看朱伦奎待会出丑。

对此,朱伦奎笑而不语,通过他和这对姐妹之间对话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秦淮河畔的飞仙楼,应该是座青楼,而这对姐妹虽然姿色上佳,但穿衣打扮却并非花枝招展的那种,说明她们只是清倌人,而一篇好的诗词对清倌人有多重要,对这方面有过研究的朱伦奎再清楚不过。

提笔、蘸墨、落笔、展卷……

完事了再舔下笔毫……

书法可能算不得上乘,好在可以用内容来凑。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