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渭帝城  侠梦归处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苍青色的起伏群山,一座叠着—座,像大海的波涛,无穷无尽地延伸到遥远的天尽头,消失在那云雾迷漫的深处。

山光秃秃的,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疙瘩,这陡峻的岩石耸立着,仿佛在无声地叙述着什么,又仿佛在期待着什么,沉思着什么。

向前望去,一望无际的丘陵起伏不断,林海茫茫,在绿色的林海中间还点缀着一簇簇的小黄花。

这个地方满是重叠巍峨的山岭,长满了茂密青翠的姿态各异的竹子,又有清澈的溪流随着山势奔流而下,围绕在它们左右,就如两条飞奔的祥龙。太阳出来以后,天空湛蓝深远;空气甜美清新,和煦的微风柔和的抚摸着着美好的景致。

“许久未曾这样自由自在了。”

唐渺伸开双臂拥抱着蓝天,心情格外的舒畅。

“若是一直能够这样,该有多好啊。”

“是呀,只是可惜了...希望‘瘟疫’这次能够早点过去...”

马匹因为长时间的奔袭早已经累趴下了,一行人徒步在山岭中穿行,昼出夜伏,十余天后总算走出了长安城地界。

这些天的时间,受伤的人每晚的静养,大都恢复如初;路过村镇市集时就派几人悄悄的潜入里面购置所需的干粮和药物,一路小心翼翼,生怕暴露行踪。

翻山越岭,来到了河边的渡口。

这条河是渭河的一条支流,河面虽然没有架桥,但是风和日丽时却也能一眼看到河对岸,他们沿着河岸寻了一圈,找到了一条乌篷船,为了保险起见,他们分三个批次依次渡河。

穿过这条渭河的支流之后,对岸就是渭帝城的地界了。

渭帝城位于洛阳郡的边境,与陇西郡、大梵郡直接接壤,虽然属洛阳郡管辖,但是却与长安隔了一条河,中心逐渐往南无城靠近。

说来也怪,长安城隔了一条渭河之后就到了渭帝城。

渭帝城与西北另外两郡接壤,确切的来说,洛阳郡的渭帝城与陇西郡的极西城以及大梵郡的南无城,形成三角之势构成了赵王朝西北之地的政治中心。

说来到了渭帝城之后,明显可以感觉到不一样的地域特色。

最大的不一样就是秦境人以及西域人逐渐多了。

真的意义来说,赵王朝西北三郡全都没有经历过战乱侵袭,自打赵高宗从始祖地古渊郡举兵起义之后,主要是南下伐楚。然而其内部战争,全都是随之常驻西北之地的怒马军覆灭而一下子平息;至于西北三郡,凡是赵王朝的军队所到之处,无不是直接投降俯首称臣,所以实际除了赵王朝直接派兵力驻扎在西北边境提防大秦之外,西北三郡的地方势力大都没有动过。

朝廷如同云端众神一般高高在,云端下的凡人依旧是照常生活。

渭帝城北郊,五里地外的官道旁茶铺内。

“小道,要不要喝点茶?”

茶铺内人头攒动,处暑刚过去不久,天气明显转凉,而且越往西北方去,天气变化的幅度更大,午后的太阳不再是那么毒辣,反而多了一丝暖意。

现如今往西北去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不过这路倒是不好走,大多是耸立入云霄的崇山峻岭,崎岖的山路异常颠簸,每走一会儿就得停下来歇着。

在茶铺外的几颗粗壮的大树阴凉底下,有两位道长盘坐于地休息,一位看起来道行颇深,一身灰色的道袍,留着长须,神情肃穆;他岿然不动的坐着,一手持着佛尘,嘴唇微启。

另外一个少年模样,年轻稚嫩,有模有样的学着老道打坐,但是却睁着两只瞪得像铜铃的大眼睛,局促不安的四处张望着,背后还背着一根包裹成长条状的东西,很显然是一柄长剑。

严格贯彻赵王朝的旨意,若有途经的道长讨碗水喝,那都算掌柜的荣幸,算是积德了;这要是报给了官府,是可以得到朝廷的赏赐。

东家在茶铺内忙的不可开交,自是没有注意到茶铺外的情形。

小道茫然的望着四周,瞧了瞧发现四周并未见其他人,他用手指了指自己。

“我?”

“除了你还能有谁?”

小道莞尔一笑,偷瞄了眼身边打坐的老道,慌不迭连忙摆头。

“心静自然凉。”

老道微微挺了挺脊背,轻吐道。

“知道了师尊。”

小道俏皮的吐了吐舌头。

“嗨...道长你这是何苦呢...你们的身份可要比和尚高多了。”

语罢,那人顿了顿,扯着嗓子吼道:“东家...东家快别忙活了,有贵客到了,还不快出门迎接。”

“贵客?”

东家是一位身穿粗布短褐的老汉,经营着四张简陋木桌的茶铺,实在是小本生意,算不得数。老汉闻言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钻了出来,拿汗巾擦了擦手,不禁有些惶恐之至:“贵客...哪里来的贵客?”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