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莫小心翼翼捧着一团鸟窝状的羊毛,里面是两只湿漉漉的小鸡显然是刚孵出来的。
“还真孵出来了!”
看着满脸惊讶的众人,李莫得意的道:“那是,我李莫一向都是说到做到。”
乐儿撇了撇嘴道:“你这小鸡不会是买来骗我们的吧?”
“去通知大家下一节算数课改了,就让你们亲眼看看这小鸡到底是不是我孵出来的。”
乐欣笑着摇了摇头道:“乐儿是和你开玩笑的,你是她先生和她较什么劲。”
“这不是较劲,她可以质疑我但不能没有亲眼所见就质疑不用母鸡孵不出小鸡,孵化间就在那里短短几步都不愿意去亲自求证,而是为了质疑而质疑,这是态度问题。”
“姐,我只是...”
“李莫说的没错,你明明已经从窗户上看到小鸡是孵化间里孵出来的却还要质疑,这确实是态度问题,去通知大家一起去孵化间吧。”
“快看,动了动了...”
“出来了,出来了...”
“原来小鸡真的可以不用母鸡就能孵出来...”
看着土炕上陆陆续续破壳而出的两百多只小鸡,乐欣担忧道:“李莫,这么多小鸡仔没有母鸡带着出去觅食,全靠喂养的话粮食消耗很大的。”
“放心我早有准备,你看这是什么?”
乐欣顺着李莫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只见一边放着几个半米高的大木箱子,里面装着略微有些湿润的泥土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臭味。
“你不会想告诉我让这些小鸡仔吃土吧?”
李莫拿着小铲子在土里刨了刨道:“我倒是希望鸡只要吃土就行,可惜啊没有这种好事,你看这是什么?”
“地龙!”
“没错,这地龙很好养的只要喂些牛羊粪烂菜叶子什么的就行,半个月就可以长成,用这东西喂鸡长得快下蛋还多,就算是冬天房间里生上炉子也可以养。”
“再加上你这个孵化小鸡的法子我们就有吃不完的鸡和鸡子了。”
“刘老,你怎么来了?”
刘书吏笑了笑道:“那天乐欣去找我谈杏子收购的事情时说你在用土炕孵小鸡,算算时间今天也该有动静了,我就过来看看,没想到还真让你孵出来了,有了这法子老夫也能天天吃沙葱炒鸡子了。”
李莫摇了摇头道:“这恐怕有点难度,沙葱冬天可不好找。”
“你这孵小鸡的法子难学不?”
李莫拿起桌子上放的一叠资料递过去道:“该注意的我都记录在上面了,接下来乐欣会带着孩子们再做一遍刘老可以派人过来一起学,如果刘老没什么事的话我给孩子们上课了。”
“请便。”
“同学们注意了,这节课我们讲如何养地龙。”
“先生这地龙还要养吗?河边有好多的。”
“很好有疑问就要提出来,现在谁来告诉先生为什么河边有地龙我们还要养?”
“先生,是不是因为冬天河边的地龙就没了?”
“很好,回答正确,不过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没有人知道其它原因?”
“先生,河边的地龙还需要去挖养在箱子里就不需要了....”
刘书吏坐在院子里听着孵化间里传出来的声音点头道:“刘三手算是捡回来个宝了,先不说盐的事,就这养鸡养猪从明年开始大伙的日子就会好过不少。”
苏老点了点头道:“这小子是挺能干的只是娇贵了些。”
“娇贵!怎么说?”
“出个恭都要用纸擦还嫌硬,你送来的那些纸大半进了茅厕。”
刘书吏愣了愣道:“奇人吗总归要有些讲究,只是这纸我那里也不多了,好在去庭州卖盐的商队快回来了。”
“你在担心庭州的局势?”
“回鹘的那位新可汗对我们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击败吐蕃之后迟迟不肯让出庭州,直接驻扎了一万骑兵,这回鹘人怕是打着和吐蕃人一样的心思。”
苏老摇了摇头道:“行了,回鹘人的事有都护大人操心,你还是多关心关心这守捉城吧,过些日子就该秋收了,沙陀部的那些杂碎又该来劫掠了。”
“沙陀部在回鹘和吐蕃之间两面下注还摇摆不定,他们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那是以后的事,驼鹿骑兵训练的怎么样了,李守义该带人回来了吧?”
刘书吏点了点头道:“传信说明天回来,最远去了四百多里到了吐蕃人势力范围,现在有一百二十八骑驼鹿骑兵,母驼鹿和幼崽两百三十八,母野猪五头公猪两头猪仔三十八。”
苏老眉头微皱:“伤亡怎么样?”
“有几个轻伤,不过有酒精和马勃这两样东西倒是没什么大碍,都已经痊愈了。”
“张铁匠的那个耐火材料找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