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当时的反应却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道衍微微笑了笑、道,
“老人家竟然说是他让二皇子这么做的,还说,既然王保保是如此的奇男子,那么就做大明皇帝儿子的舅哥好了,这样就成了一家人了。”
“这倒还真象是父皇的作风,只是这其中……”
朱棣有些无奈地道。
道衍点了点头,
“不错,这其中根本没这么简单。首先、皇认可了这门亲事,明显是表示对王保保的招降之意,同时也在威摄于他。其次、也是为了向前元部族表示、大明不会歧视于他们,让他们安心归顺。”
“而二哥和二嫂却也要为此负出代价的,”
朱棣点了点头道,
“我听二哥说了、王妃所出的子嗣永远没有被立为世子的资格。”
“而且还不止于此,”
道衍的表情变得相当严肃、道,
“秦王妃始终都是前元皇室的族人,而且当初是因为有利用价值、才会被允许与秦王成婚。如今王保保已故去多年,她之所以还有容身之地、全都是因为秦王殿下在世。现在连秦王殿下都已经离世,四爷你觉得她还有活下去的可能么?”
“可、可她毕竟还是秦王的正妃,总不会……”
说到这里,朱棣停住了,因为他想起自己在西安秦王府时、那个被二哥杖杀的内侍,以及那时所传的闲言碎语。难怪当时二哥会那么的生气,看起来在秦王府中有股针对着秦王妃的势力,而如今二哥离世的又是如此的突然,说不定又会有什么“莫须有”的罪名会加到她的头。
“如果说这样的话、我就更要去了,毕竟二哥曾嘱托过我要照顾好她……”
“四爷,这样吧,”
道衍用他那双虎眼、死死地盯住了朱棣,
“如果你能回答老衲一个问题,老衲就不拦你了。”
“什么问题?”
朱棣诧异地问道。
道衍几乎是一字一顿地道,
“在秦王殿下的嘱托和皇的圣意之间,你会选择哪个?也就是说,你觉得为了保护秦王妃、而违背皇的意思,这样的事该做么?能做得到么?”
“父皇……”
朱棣真的踌躇了——
是啊,眼下最不能做的就是违反父皇的圣意,可是、二哥的嘱托又该怎么办呢?
看着他在犹豫不决,道衍又道,
“四爷,秦王殿下曾让你步步小心为,所以、如果他泉下有知,肯定也不会让你做出错误决定的,听老衲一声劝,西安府那边还是不要去的好。”
“那、就要辜负二哥他了……”
朱棣轻轻地叹了口气。
过了不久,有关秦王妃的消息终于传了过来——
就在秦王下葬的那天,王妃在陵前饮鸩自绝,为夫君殉葬了。听说当时她的表情看起来很是平静,甚至是有些开心,还说了一句“生死相随、妾心足矣”。
在自己的府中、为二哥二嫂设立了一个小型的灵堂,朱棣跪在灵前为他二人烧着纸,心中却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道衍来到时、所看见的就是满面戚然的他,边将纸钱抛入火盆,边轻轻叨念着些什么。想了想、便走前坐在他的身边,
“要不要老衲来给秦王及王妃念一段经文?”
“人已逝、念经又有何用……”
朱棣轻轻说了一句。
道衍不禁笑道,
“所谓的经都是为活人念的,四爷莫非心中还是放不下么?”
“是啊,”
朱棣叹息了一声,
“总觉得有什么对不住他们的地方。”
“其实、四爷若能从全方面的看待这件事,就不会这么想了,”
道衍劝说道,
“四爷请想,即使你去了、拼尽全力将王妃救了下来,让她得以活命,而你也能求个心安。可是、这一切违背了圣意先不说,接下来王妃会渡过什么样的余生呢?那样孤苦伶仃、没有希望的日子,真的就是她所想要的么?其实正象王妃她自己说的那样,这样的结局才是她最好的归宿,也一定是她自己所求的。四爷你好好想想,到底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确实如此……”
虽然心情还是不太好,可朱棣也明白道衍说的确实是对的,便无奈地轻笑了一下,
“多谢大师开导。”
“别谢我了,还是想想你自己吧,”
道衍瞧了他一眼、笑道,
“如果老衲没猜错的话,京城那边恐怕会有消息了。”
事实、道衍猜的一点儿都没错,果然、仅仅过了不长的一段时间,便有圣谕从应天府传来,让朱棣尽快入京面圣……
那么、朱元璋此次让朱棣入京又是为了何事呢?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