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围堵  起源之土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刚才主线任务完成的那一刻,荀礼在意识之中察看了这个新收到的道具。

那是一尊奇诡莫名的佛像,不见多少慈悲和蔼,反而面现愁苦,佛身瘦骨嶙峋,只有一件半袒的袈裟,右胸的肋骨根根分明,左手托着一座天平,右手反握一把利刃。

尸毗王像】

说明】

唯一职业报名资格的容器。

渊海世界的职业种类看似繁多,可在巨幅的人口基数面前也微不足道,即便是最偏门的职业,也有着数以千计的就职者。

但在所有职业的顶端,有着数量稀少的唯一职业,一人就职,则无空位,那是最为宝贵的力量,即便是渊海,也无力分化太多,只能以竞争的方式挑选出最为合适的人选。

效果:使用后有几率获得唯一职业“大理寺卿”的报名资格。】

备注:用了可别后悔哦。】

……

浮夸到令人心动的描述,俏皮到让人胆颤的备注。

用,干嘛不用?

……不过也没有必要那么急,现下自己对渊海世界所知实在太少,对职业】虽然有点概念上的判断,手中也有一个枪手】的转职道具,但具体有何增益,又有何限制,全然不知。

荀礼挑了挑眉毛,将佛像和那把蠢枪丢在一起,意识重回剧本世界中。

待得荀礼的意识回归,场中的二人已经拆到两百招开外了。

苦智禅师与火工头陀,均是当今世上最为顶尖的高手,二人举手投足间内力澎湃汹涌,场中飞沙走石,呼啸之音不绝于耳。

荀礼眨了眨眼,凝神观看二人的交手,如无意外,火工头陀将在五百招后因苦智禅师的容让而获胜,最终取了苦智的性命。

他期望苦智此次不要留手,直接重伤了火工头陀,这样他就能找机会上前补刀,顺利躺下一个主线。

不过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考虑得更多的则是拦住火工头陀逃离出寺。这也是他在读原著时最纳闷的一点:全寺的武僧都在,方丈和首座俱全,你们就看着火工头陀装完逼走了?

考虑到之前得到的主线完成奖励尸毗王像】毫无战斗之能,他不指望可以单靠自己解决掉火工头陀。

二人所擅长均为拳掌功夫,尽管火工头陀在先前的比斗中曾以金刚腿法击敌,可在与苦智的交战中,却只敢对以自身最为精深的掌法,方能勉力抗衡,招式有半分不纯,心思有半点驳杂,怕是要立时败倒在苦智的手下。

他们越是交手,众僧提着的心就越是轻松,尤其是苦字辈的禅师们,都已无原先那般神情紧绷,而是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关照受伤的达摩院弟子身上。

火工头陀与苦智同在寺中的时光也有二十余年了,这二十余年间,也不知多少苦智所食的米粥是火工头陀所熬,多少碗筷是其所清洗。

然而直至今日,这二人才算是正式的相识。

火工头陀一身本领七分天授,三分偷师,从未受到过正统的教导;与之相反,苦智禅师自幼在寺中修行,无论是心性还是根基,均为上上之等,早年也曾在江湖中行走,闯下了赫赫威名,经验方面更是远胜只能独自苦练的火工头陀。

两人战至三百招开外,局面已经完全被苦智所掌握。只是一来苦智年事已高,那火工头陀正当壮年,二来苦智手下容情,火工头陀使的却是招招杀手,所以这优势始终难转化为胜势。

荀礼目不转睛地观摩着两人的出手,暗自印证自身小成的般若掌法。只觉苦智与火工头陀各有千秋,竟是说不上何者更优,何者更劣。

诚然场面上苦智已然略具上风,但那并非单纯的招式之差,内功修为、交手经验,均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火工头陀能撑至此时,全凭一身不畏死的豪胆。

仅以二人所使之般若掌而言,风格迥异。

“般若”源自梵语,意为“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创立者以此为掌法之名,无论其是否真是达摩祖师所创,也足以见得这门掌法之精深广博了。

而般若掌也不负“般若”之名,其真意以“空、无、非空、非无”为要旨,掌法虽有限,运使之变化却可无限,这点在苦智禅师的手上发挥的淋漓尽致,仅一招“峡谷天风”便使出了三种变化。

而另一边火工头陀却截然相反,出手狠辣迅疾,毫无佛门慈悲之意,变化也是稀缺。但所谓大巧若拙,火工头陀所使之般若掌——且如《倚天屠龙记一书一般称“金刚般若掌”,这金刚般若掌势道逼人,不留余地,不求自保,只求杀敌,少林般若掌的诸般精妙变幻均化成了金刚般若掌中用以困住敌手的牢笼。

两派宗师对这一门掌法的解读可以说是不分高下,眼前之胜负,不过是掌法之外的修为经验之胜负。

荀礼自忖即便都不用内力,二人中的任何一人他都难以抗衡……也许十招?或许苦智禅师手下可以多过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