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着客人们的穿着打扮和买的品类,他也能猜出个七分来。
要是挑的盐浸桃干,多半是要出城去,当作都城特产给捎回老家的。
要是挑的青梅饼子,那成就是钱东城本地人,那青梅饼子尝起来真是酸极了,但都城人就好这口。
可是他一直想不明白,明明铺子里撤了好几样尖货,还挂上了“缺货不补”如此霸道的板子,生意怎么还越来越好了呢?
他更想不明白,销路一直不好的柿饼,怎么还稳稳地放在柜格左上角。
直到有一天。
阿点觉得,掌柜的终于开窍了。
这天下着细雨,两名壮力正合力抬着一个重物,往梅子铺子里走。
壮力因为全身用力而青筋突起,手臂上的汗毛被细细的雨丝一浸,根根竖了起来。
阿点走出来招呼着,“二位小心小心,来来来,搁这儿,轻轻地放。”
原来是铺子里新进了一个柜格,不仅体形比原先的单格要大上好几倍,形状也并不方正,半面圆弧,半面呈方。
唐二娘显然是对这个新格子喜爱极了,双手不停摸着弧面最上方那一圈。
连左手腕上戴着的那只她平日里最宝贝的玉镯子,磕碰了好几下都没在意。
她把它摆在了最里面,往后客人只要一进铺面,看到的整个柜格就不再是长方型的了,而是上圆下方。
来店里五年了,阿点还从没见唐二娘像今天这般开心过。
“掌柜的,您这是打算往里添什么,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梅子蜜饯品类?反正不管是什么,铁定能赚大钱呗。”
唐二娘笑着摆摆手,眼睛依然直直盯着那个圆格,
“不急不急,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