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中草药堂  抚流年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老五都还在读高中,几个孩子都不在身边。

“这学校里咋样了,书还在正常读么?他们会不会有事?”他是个个放心不下。

于是,他决定把几个孩子都叫回来,一家人吃个饭也了解了解情况。

这一天傍晚,阿贵带着媳妇和儿子都回来了。

其他几个弟兄也陆续的到了家。

看着几个孩子都回来了,健健康康的,老爷子心里非常高兴。

虽然都在城里,但是大家凑全乎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并不多,这种团员的场面也只有在中秋和春节的时候才有,平时不是你在,就是他在,从来没有这么齐全。

今天,他早早的关了门,停了诊,准备好好和孩子们吃吃饭,聊聊天。

这个傍晚,中草堂的后院灯火通明。

大灯笼都挂了起来,点亮了,红彤彤的照的满院喜庆。

隆冬季节,明月高照,静匿的有空繁星点点。

院子里有几个梨树,上面挂着的仅有的几个黄树页还未脱落,在微风的吹拂下,颤颤抖抖的,来回摆动。

院子里的大黄狗,看起来有些冷,哆哆嗦嗦的来回走动着,时而驻足向屋里凝望,时而低头到处闻嗅,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

几个伙计来来回回的传着菜,颠着着脚托着盘在不停的忙乎着。

屋里的几盏大灯都开着,刺眼的白炽光照射在每个人的脸上,让每个人的脸色都显得白的发亮,看起来每个人的精神都抖擞了许多。

阿贵的父亲还穿着大褂,黑灰底,绸缎面,手里一串翡翠念珠不断搓动着。

他面南朝北的坐着,笑容可掬,不停的招呼着大家坐过来,时而和老三聊几句,时而和老五说说话。

看到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他那齐耳朵的大背头,在灯光的照射下乌黑发亮。

看不出这是个已经是临近六旬的老人,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全都写在脸上。

在这暖和的屋里印堂也显得十分光亮。

他两边分别坐着两位夫人,大夫人年岁和他差不多,是父母给定的亲,门庭眼角都已老态显现,但是长期的保养,皮肤依然平滑、发丝依然青黑、神态依然雍容华贵。

她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慈眉善目的。

二夫人比老爷子要小很多。

有一次老爷子去山里上货,遇到了一个大雪天,就在一个山神庙里避雪,碰巧遇到了她。

看见他的时候,她正在这个庙里避寒,衣衫褴褛、头发蓬松、满脸污浊,身边只有一个破包袱,整个人像是被遗弃的,无家可归的样子。

从来没人知道他的来历,他也从来不说自己的身世,老爷子看他可怜,就在回程的路上把他捎带回来,安顿下来,看看能不能帮他找到亲人。

但是很多年过去了,都没找到。

来到了老爷子家,经过梳洗打扮之后,大家发现这个女人居然还有几分姿色,高挑的个子,丰满而又不失凹凸有致的身材加上白皙的皮肤,让老爷子心里暗自喜欢。

大夫人看的明白,做了说和,就这样她就嫁给了老爷子成了二房。

经过多年大户人家富贵的熏陶,如今也温文尔雅的,落落大方,唯一让大家遗憾的是,他从来不说他的过去,也不怎么爱说话,总静静地在那里好似这个世界没有她的存在。

北方人吃饭讲究个热闹,菜品也是以热腾腾的菜品为主,盘大碗大。

这个桌子足够大,圆形,半径足足有两米。

正中间是一个铜黄色的火锅,上面是开合盖,里面烧的是木炭,旺火烧的锅滚烫滚烫的,满满的一锅肉在滚烫的水里不停翻滚,热气腾腾的热气不断的上冒并四散开来。

整个桌子满满的都是硬菜,盘子罗盘子,丰盛异常。

孩子们好不容易回来团聚,老爷子准备了最好的食材让孩子们吃的痛快。

晚宴自然少不了酒,老爷子让伙计准备好了自己存了好多年的本地烧锅子,整整两大坛子。

买来的时候就让人放进了上好的山参、枸杞等多种草药,坛子口里面是裹着纱布的木塞,外面用黄泥厚厚密封,草药的养分这么多年早就和酒充分的融合在了一起,从外面看着就能感受到浓郁醉人。

老大和老三负责开坛。

他们用小片刀刮开黄泥。

打开木塞的那一刻,顿时酒香扑鼻,香气四溢,瞬间满屋都是酒香味。

那种刺鼻的辛辣味早就荡然无存了,一种绵柔的香甜又夹杂着草药的味道扑鼻而来。

老大顺手在瓶口往自己鼻子里扇了扇风,顿时眼睛眯起来,头后仰,一脸醉像。

众人看到此状纷纷高喝:“真是一坛好酒。”然后纷纷前仰后合的开怀大笑。

东北人喝酒一般也不喜欢用杯,直接上二碗,老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