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我们北上需要多少人马?”蒙武问道。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东胡与匈奴基本都已经荡平,我们要做的,就是收地,建城,一劳永逸的实行统治。”杨浪自语。
燕北铁骑已经有了三万,全被杨浪从燕北牧场调过来了,拥有最全的装备,最先进的武器,最宽裕的储备,当世超群。
他们以一敌五的名头可不是说着玩的,这是自己的核心力量,朝中觊觎着不计其数。
所以,这次北上燕北铁骑是一定要带走的,藉此可推脱调镇压起义的调令。
另外各部属兵也得后面跟着,因为要建城,人手不足。
各部落想要讨好,也得出力。
建城从不是简单的事,况且一次性是要拔地而起十多座城,这工程可以说是很庞大了。
各军户也要出人手,一户出一丁一奴,这便凑是二十多万人。
“越往北越是寒冷,我们的装配仅仅十万套,所以要从多方面考量。
一都尉城辖一方,周围有三至十方城拱卫。
我们首先要把都尉城的内城建出来,而后慢慢修补,直至为龙营城一样规模。
再其后,往四方延伸,修方城以拱卫。
首先要修建的是位于东胡与匈奴交界,即匈奴右贤王部王庭,在此建一城,为漠东城。控疆五千里,此处水草还算不错,算不得太冷。
就让军户在此建城。
大漠最北,依靠北海之地,可建北海城,控疆万里,连旧匈奴王庭一起。
此处严寒,当发属兵,归义部修建,给足御寒衣物与足够粮草。
大漠西北,左贤王故地,可建一城,长途漫漫,当尤燕北铁骑为之。”杨浪长长出了一口气。
诸多将领在下方听着。
“所以,此次行动,乃是燕北铁骑为开拓,首先北上再绞杀东胡残部,而后折道向漠北推进万里,至匈奴左部故地而止。
军户队伍只需行千里,建漠东城。
归义部属兵需行四千里至漠北,建漠北城。
而燕北铁骑,要到万里之外的匈奴左部,建安西城!”
实际上,杨浪所说的安西城,已经地处后世的西域腹地了。
杨浪没有设西域,原因很简单,他觉得安西不够西,应该越过葱岭才算
“我们的速度要快,要在胡亥信使抵达之前出塞!”
就在杨浪与一众将领商讨之时,赵高亲信拿着假圣旨已经到了渔阳。
十日之后,当他抵达龙营城探问时,方圆千里的储备力量都已经为之一空。
归义各部的壮丁,各城的属兵,军户等等
“发生了何事?竟是妇孺,这一路上愣是没见到一个兵将!
燕北铁骑呢?归义部骑呢?”他感觉不敢相信,一定是发生了大事。
各类相加,这是十万以上的战斗力啊。
“蒙武将军再次发动了北伐,带走了无数粮草,马匹还有壮丁”
“他要做什么?”
“将军要继续北上,在北方建城数十,收地万里”
“如此大事,怎能轻率为之?当奏请陛下啊!”
“将军有总制之权,就与当年的武侯一样”
提到杨浪,信使赶紧问道:“杨浪归来了否?”
“传闻前几日回来了,不过我没见到人影,一切军事都是蒙武将军统御的。”
“回来了,他一定提前一步回来了,他带走了所有的壮丁,要去匈奴的地上称王称霸!!”
信使细思极恐,这真的是太可怕了,杨浪带走了所有的兵将,几十万壮丁,十多万的精锐骑兵,整个帝国都拿不出如此多的骑军!
杨浪如若去了北方,取代匈奴的话,那该是多么的可怕。
杨浪此次北上,虽说匆忙,但准备上是妥妥的,衣物装备早运过来了,军粮也都屯在龙营城里。
一路顺风顺水,都是第三回来了,粮草拉的远远的,也不怕人偷袭,因为根本没有人会偷袭。
军分三部,第一为燕北铁骑,三万人,由杨浪统领。
走在最前方,路线是一路往北,清扫东胡,至鲜卑山而折反,经由匈奴右部故地,略北海之地,最终在匈奴左部驻扎,建立一个安西城。
最终还是要以安西城为跳板,向更远处扑过去据点。
巴尔克什湖河谷,就是现在大月氏占领的土地,那里水草丰美,气候宜人,足可养十万控弦之士!
好地方啊,除了漠南就是那里了,漠北都比不上,甚至燕北牧场也差上一筹。
目光所示之处,杨浪是那么的贪婪,南方湖广岭南还要开发,成本太大,耗时太长,于是乎北方这些河谷就成了杨浪的当务之急。
统一天下扫清乱局用不了多长时间,不是杨浪太自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