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又要撕逼?  位面之武夫皇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灌婴,周勃都还不错。

灌婴已经彻底上手了,毕竟是商人出身,算术打的灵光,军中供给都统筹的分毫不差。

这其实已经打下了一个作为一军之长的基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至于周勃,杨浪让他营建的渤海水师也有了些名头,毕竟人少,现在主要任务就是造船和战法,水师规矩的制定。

当然,监造的战船是在这个时代允许所能产出的情况下做了改进的。

远不是曾几何时的楼船了。杨浪在就是靠着四艘沙船起家,古代的什么“走舸”“斗舰”“苍山船”“海鹄船”“福船”“鸟船”之类的,真心不要懂得太多。哪怕是西方的卡拉维尔、克拉克、大盖伦和约翰牛家的女王船他也能造。

可惜,他可以拿出图纸,却无法改变这个时代工匠的肌肉记忆和工作习惯。所以,只能一点点的来了。

民政当年萧何自然是治理的井井有条,除此之外最重大的,就是新兵招募与训练了。

嬴政新给了两万的口子,也就是说,杨浪能扩招两万的新兵。

这两万新兵,杨浪是一定要打造成骑军的,草原上就得是骑兵,再热兵器大规模普及之前,步军去了草原那就是找死。

上谷渔阳两郡人口本就不多,撑死也招不到一万人,虽说百姓愿意当兵,可这时候又不是天下大乱,兵员太多了,种地的就没了,影响生产。

虽说嬴政给了十万户刑徒可用,但那是杨浪准备填充到长城以外闲时为民,战时为兵的特殊群体。

杨浪准备把这十万户,分批安置在塞外,称之为“生产兵团”。

胡人不可能,已经被杨浪归类了,一类直属的胡属兵,一类是胡候的麾下。

燕北牧场的牧民也不可能,这些都是隐藏的骑兵军团,他们在草原上日日接受训练游牧,哪天图标,给他们穿上军装就是现成的铁骑,都是隐藏力量,不能动

杨浪怔了一下,叹了口气,而后硬着头皮落笔

“吾皇圣明,臣,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这小子可真是异想天开!

我许他两万扩充兵员,他可倒好,说两郡人口稀少,会影响生产

居然要朕允准他从周围几郡招募!”嬴政又笑又怒,直接把竹简甩了下去。

李斯笑呵呵的捡起来,说:“年轻嘛,总会想着另辟蹊径,想着先声夺人

不过,老臣以为未尝不可。

杨候虽只统两郡之军政,但已经承担起了东至高柳,西抵朝鲜的所有边防。

陛下请看,有赖于杨候经营,由西至东,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六大边郡,不知不觉中,足足两千里北地国防都已经被杨候一力承担了。

依次拱卫的是燕北牧场,辽西单于,龙营城,辽东单于,安东城

陛下请往西看,代郡以西,燕北草原尽头接壤的已经是燕郡了从这里往西一直往西劲头,都是蒙恬将军的长城军团在戍守。

华夏的边境,从未如此安宁过啊陛下。

况且,蒙恬将军主守,杨候主攻

所以,臣觉得未尝不可,此举还有利民生。”

“未尝不可?!”嬴政笑了,“你可知他已经开了我大秦先例,所用者乃是募兵,而非义务征兵!

其制几近魏武卒,形却袭赵之骑军,不过本却仍是秦。

每日训练,职业为兵,屯田放牧与戍守训练兼顾,真是想不通,如此一来,耗费军需不知几何,更让朕想不通的是,士卒军饷”

是啊,谁能想到悍不畏死,横扫天下的大秦雄军,士卒没有一点军饷,棉衣都得自备。

杨浪要做的,就是最先限度的保留大秦勇悍的血气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战斗力,长期的训练,职业化。

军饷其实并不高,只够勉强养活家人,和种地收入差不多。

主要营收还是战功,对外征战不停,每隔半年左右,就能轮到一场。

“可以随他,随他折腾!但明日朝堂之上,要议会!

搞清楚他如此做的根底,可以信任,但一定要搞个清楚,弄个明白。

那些腐儒不是说朕刚愎自用么?明日就给他们个机会”嬴政说道。

“陛下此举,实在圣明!”李斯马屁赶紧拍上。

将近榜样的时候,杨浪终于要把政务快要处理完了。

在合俞与“右谷蠡王”的劫掠下,一个走投无路的东胡部落牵家带口,举族来到了龙营城下,投诚,乞活。

有两千人。

草原上的部落都听说了大秦的政策,他们鼓足了勇气来的,听说只要越发真诚,恭顺,忠心,得到的封赏就越多。

龙营校尉带人在与东辽王接壤的地方划出了五十里草原,暂时让他们驻扎,具体的如何封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