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五章:云顶天宫  位面之武夫皇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浪,石上后来刻字可是你为之?”嬴政问。

“如若之前刻字是自然所为,那后来的刻字也是自然所为。

如若之前刻字是贼人所为,那后来刻字便是臣所为”杨浪说。

“你可真是聪明。”嬴政笑了,又问:“你刻的天宫何意啊?”

“这正是臣想要向陛下劝谏的事。”杨浪上表:“阿房宫纵然再壮美绝伦,骊山墓再宏大万般,也是凡俗。

而现如今天降陨石,方圆数里万物悬浮,陛下,您完全可以在此修建一座天宫呐!

下临海地,上抵青天,巍巍一振,便可腾龙飞起,岂不美哉!

您今日去了,应该是知道的,只需脚下一跃,便可,飞入半空”

嬴政眼神变得炽热起来。

徐福去了蓬莱,嬴政还是心怀一些希望的,等他服下长生药,再住入此等天宫

俯瞰九州!

那他,才真的是天下的一尊真神!

“陛下,臣已经绘制了大概蓝图,请您过目”

杨浪从怀中掏出一块白娟,撑上,解说。

“地下掏空百丈,

周遭有大小殿宇楼阁一十九处,以玉石悬空勾连。

最中央之处悬空起大殿三座”

“宏伟啊,这是真正的云顶天宫!”嬴政啧啧称赞。

“如此,还请陛下停了阿房宫之事

臣以为云顶天宫,若有五十万劳工,半年可成!”杨浪说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云顶天宫有多大?即便加上周围的也就方圆三四里,但壮观却丝毫不逊色阿房宫。

这,就是悬空的好处。

阿房宫呢?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历史上的阿房宫就是一个烂尾工程,数百万人去修建,至秦始皇死时都没有竣工

“哼,这才是你的目的吧。怎么,你也要劝朕爱惜民力?”嬴政有些不悦,“不要以为有了云顶天宫,阿房宫就能停,那些六国遗民多累死一个,朕心就多安一分!”

“如此,臣请陛下解除关中,巴蜀,南郡等地的徭役,他们是大秦忠实的子民。”杨浪请示。

“哪来的那么多徭役?”嬴政不悦,“都是犯人,他们都是犯了罪的犯人,是刑徒。

一年一次的徭役,好生生的良善子民,朕如何舍得?”

杨浪恍然大悟

秦法严苛,纵然轻罪也要受重罚,自己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不就给押着去的么

秦法太过严苛,赋税也太重,除此之外,杨浪还真的挑不出毛病。

“你呀,如何一时聪明绝顶,一时糊涂无比?”嬴政苦笑。

“陛下,臣有些话不知当不当讲。”

“说便是!”

“如此庞大的刑徒,每日吃食都是一座山大,如此不仅消耗了帝国的储备,还加重了帝国的负担。

不如,将他们牵家带口的送去边境戍边?”杨浪说。

“我知道,你是在为朕积蓄民力。如若你能保证云顶天宫,朕愿意把内府这百万刑徒迁徙边塞戍边。

河套之地,朕已经迁了三万户”

“陛下,河套分宜居三大平原,水草丰美,不仅可放牧,更能种植

河套繁衍,则关中永无肘腋之患!

臣以为,应当追加至十万户

三十万大军,十万户边民,如此帝国北方的长途供给至少会减轻一半

至于岭南,臣不太建议,那里环境迥异,最好数年之后南方军团落定,再迁徙楚人刑徒”

嬴政呵呵笑了:“你倒是知道为蒙恬说话”

河套地区,蒙恬是当之无愧的一把手,军政一手抓,一手是三十万秦军,一手是三万户百姓,手下还是不下于十万的徭役刑徒在修驰道。

即便是自己再受宠,普天下的人也能看得出来谁才是大秦第一大将军,是蒙恬?

这个出身将门世家,在军中威望无人能比,且打仗稳如狗,不似自己动不动就千里,万里来驰援。

嬴政,也也包括天下人,都明显对蒙恬更放心,这才把三十万大军,千里长城,三万边民,关中头上的河套,以及十万刑徒交给他

至于自己,那全是东北天高皇帝远,匈奴也好,东胡也罢都怕畏惧大秦。

这才把那一亩三分鸟不拉屎的地交给自己管理,都觉得,完全就是嬴政有心考试的卷子

朝野上下都觉得,再折腾也怀不到哪里,多少年了,本就是了谷底。

“朕知道,你呈上的讯息朕都看过,东北孤民寡。

燕北牧场地广人稀,打下的地盘没人接受。你派人开垦的土地,缺人打理

朕给你承诺,天宫完成如若让朕满意,就给你配发十万户刑徒填充东北,再给你两万的扩军额度,为横扫草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