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找工作的范云  又是春风轻轻吹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好意思了。

他穿过面前这道名为兴桂路,西通桂林,东接全州的本县极其重要的交通要道,到了清洁工指引的那个菜市场口子边。

果然。

一块占据了墙壁五分之三面积的巨大黑板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广告纸。

风一吹。

仿佛每一张纸都在朝观众招手:“来吧,先生们,女士们……”

工作是大把的。

是可以慢慢挑的。

范东站在黑板前,模样很像一个在课堂上调皮捣蛋,被老师罚站的小学生。

只是。

他的手中一没有本子,二没有笔。

他只好跑到旁边小商店买了一个小笔记本与一支圆珠笔。

更像小学生了。

可是。

真要是仔细看那张超级黑板,范云却发现,上面有用的信息,除了自己一开始锁定的那两张启事外,剩下的,对他来说,基本上全是垃圾。

怪不得有人说:第一眼看到的,通常都是最好的,这话极有道理。

譬如:一见钟情。

看吧,墙上那些花花绿绿的广告,什么鬼东西都有。

卖狗皮膏药的。

治不孕不育的。

找失踪人口的。

富婆重金求子的等等等等。

这些信息的可信度着实堪忧。

但是。

有总比没有强。

范云“嘁哩喀喳”将那些信息统统过滤了一遍。

卖狗皮膏药的,无视之。

治不孕不育的那一张彩报,广告词极其煽情,画中女人衣衫极其暴露,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对于这些儿童不宜的东西,范云的目光匆匆而过。

寻找失踪人口的那张寻人启事,孩妈家,远在千里之外的贵州省里一个拥有好听名字的地方——六盘水。

不知道她为了寻找广告中七岁的儿子,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花了多少钱,才走到兴安,并借纸遁与范云有了一面之缘。

范云看到此广告时,也不知道她找到了儿子没有。

范云“呸”了一声:“妈的,人贩子统统都应该枪毙!”

范云的性格里有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一面,他是个极其感性的人。

那张富婆求子的广告,范云倒是看了半天:吴艳,30岁,丰满迷人,夫家富商,意外致残,失去生育能力。

为继承庞大家业,经协商,特寻异地品行良好相貌端正男士,圆我母亲梦,同时享受女人的快乐。

通话满意,速汇定金30万,飞你处见面,有孕重酬100万(本人亲谈,非诚勿扰)。

文中还配有律师公证号,工商号,以及足以迷倒一个加强团男士的靓丽美女照片。

别说,范云明知道是骗人的,心中,还是有点痒痒的心动。

他真想照着上面的电话号码打一个。

范云摇摇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绝不会凭空掉馅饼。”

求孕信息,毒鸡肋也,弃之。

剩下真正招工的。

适合范云干的,又或说他认为自己能干的,有点意思的,就剩下了两个。

一个是本县城的某批发部招搬运工。

一个是桂林某工地招小工。

小工?

范云从来没考虑过,不是他对广大劳动人民中的小工有任何歧视,而是他觉得,自己浑身那些满满的力量,满满的斗志,是用来赚大钱的。

而不是干这种十五块钱一天的小工的。

他在部队时,曾经和铁杆战友崔健生并肩坐在营区高高的围墙上说:“如果复员了,我三年就能挣一辆桑塔纳!”

崔健生满脸的不相信。

但是,他没有戳破范云的牛皮,而是身形一矮,将自己矮进了茫茫夜色。

范云决定去试下搬运工。

他将那个号码与地址抄了下来,但是,他决定明天再去。

因为。

莫名的,他感觉自己没有一点底气,没有信心。

他为自己的没底气、没信心找了个理由:再转一转,万一碰到更合适,更好的呢?

一转就是一天。

不大的县城,几乎被他逛了一个遍。

甚至,他都逛到了位于城北的湘江大桥旁边,走到了那个因为连续几天的雨夹雪,被各种车辆压得遍地泥泞,找不到一块好地去落脚的湘漓汽车站。

露天开放式的汽车站,被四个轮子的公交车、小轿车;三个轮子的“跳跳车”、“慢慢摇”;两个轮子的摩托车、自行车;两条腿的二路公交车,给压了个稀巴烂。

但是。

范云却逛得很坦然。

因为,这儿都是陌生的面孔,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