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郡的一处驿站旁边,停靠着一支长队的马车。
车队上面的旗帜写着大大的“陆”字,乃是江东陆家的车队。
陆家乃是江东大族,家主陆康现任庐江太守。
刘羲在九江郡时曾经数次拜访陆康,颇有交情。
如今泰山百业兴旺,各种商品远销天下各地,与陆家常有生意往来。
此行主事的是陆家的一位族老,此外还有两个少年郎,乃是陆康的幼子与从孙。
傍晚时分,秋雨淅淅沥沥。
陆家人正在围炉闲话,忽然听得前院的争吵之声,忙走了出去。
只见又有一辆马车停靠在了驿站,车里下来的是一个气度儒雅的中年男子,带着妻儿跟数名仆役。
驿丞正在跟老仆争吵,原来这驿站太小,陆家人住进驿站之后,就将住房给占满了。
所以他们新来的只能蜗居后院的柴房。
老仆自然不愿意,自家老爷乃是士族官身,岂能住柴房,何况他们一路这么多人,还有女眷,一间房也住不下。
而驿丞则认为该依着先来后到,总不可能将陆家的人赶到柴房去吧。
反震房间已经没有了,他也无可奈何,所以双方争执起来。
此时那位主事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道:
“出门在外,多有不便处,能有一瓦遮身就不错了,还奢求什么。”
答应去住柴房。
老仆道:“主君,咱们琅琊诸葛氏好歹也是累世钟鼎之家,岂能避居草棚?
这厮分明欺生,明日见了刘太守,定要好好告他一状!”
驿丞心里苦涩,房间只有这么多,他总不可能去得罪陆家吧。
此时陆家族老出声道:“我们这里还能腾出两间客房给先生,先生若是不嫌弃,不如过来同饮一杯。”
中年男子推辞了一番,见陆家族老执意相让,才答应下来,连声感谢。
陆家族老道:“都是在外旅居之人,理应相互扶持。”
大家互相见礼,中年男子自我介绍道:“在下乃是琅琊人士,诸葛玄,此次受到泰山郡刘使君的征召,前往赴任。”
他又介绍了自家的幼子与三个侄子。
大侄子名唤诸葛瑾,字子瑜,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气度沉静,少言寡语,举止得体。
二侄子诸葛亮,只十二三岁,已然风姿俊朗,气度不凡,因父亲早死,死前给他赐了字,唤作孔明。
至于三侄子与他的幼子,都不过两三岁,没有过多介绍。
陆家族老也介绍了陆家的两位小公子,分别是陆太守的幼子陆绩,跟从孙陆逊。
两人都不过才五六岁。
两家人在一起交谈起来,诸葛玄好奇问为何陆家的两位小公子会跟随着商队一起前往泰山郡。
陆家族老道:“刘太守乃是当世大儒,所开创的心学自成儒家的一脉,所以无数的世家子弟想要拜他为师。
听闻最近刘使君要在奉高城建立书院,广纳天下贤才。
家兄与刘使君颇有交情,便想着将幼子跟孙儿托付到刘使君门下,学习成材。”
诸葛玄心中一动,想:“我家几个侄儿都是天资聪颖之辈,尤其是亮儿更是天赋绝伦。
可惜我诸葛家算不上世家大族,没有找到名师教导他们。
若是荒废了他们的天资,真是暴殄天物,对不起列祖列宗。
据说刘太守文武兼备,文气修炼更是突破到了当世超一流之境。
此次定要让子瑜跟孔明拜入刘使君门下!”
两家大人在说话的时候,小孩们也玩到了一起。
他们突然注意到诸葛亮跟陆逊竟然在进行军阵推演,对弈。
看到两个小孩子一板一眼的,颇有章法,两家大人都十分惊奇。
因为两个的兵法韬略似乎都超过了他们大人了!
他们都是知道自家孩子的天赋异禀,只道当世的同龄人之中难有比肩者,没想到竟然在这么一个小小的驿站里就遇到了对手。
两家大人都十分震惊,同时心底也看好对方的前程,打定主意要交好对方。
两人不但棋盘上斗智,嘴上也在不饶人,各种典故信手拈来,不断地辩驳诘问对方。
看得诸葛玄与陆家族老都大开眼界。
一番厮杀下来,陆逊逐渐节节败退,最后脸色一白,投子认输。
诸葛亮拍拍他的肩膀道:“陆小弟你的本事真是了不起,竟然逼得我拿出了五成的功底,比我兄长都强!”
诸葛瑾摇头苦笑,自家这个弟弟真是伶牙利嘴,不过他有点沮丧地发现,自己似乎确实比这个五六岁的孩童都要逊色一点。
不过他并不灰心,军争谋略本来就不是他的所长,他善于内政治民跟调理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