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步伐,避免魏国灭国。
然而如若从魏王姬圉的角度上来想呢?信陵君魏无忌无视国家法令与大王命令,私自调用军队,如果人人以信陵君自居,拥兵自重无视法令,那么国之威严何在?王之威严何在?如若这样,国家的分离崩溃只怕会更快。”
“难能可贵的恰恰是信陵君没有拥兵自重,”秦嗣远慢跺几步,审视着嬴政说道,“功成之后信陵君还兵于魏,自己客居赵国,我所说的侠义,是欣赏那一时期之士,重承诺,轻生死的任侠风气。”
“任侠风气?士为知己者死?”嬴政轻轻一笑,有些不屑一顾,“战国时期王公贵族养士风气盛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还有便是这个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这四人算是名重当时的四大公子,声名远播之下,游走与各国的游侠散客无不向往投其门下,所以他们的府邸便成了这些任侠聚散的去处。
对于这些人,他们不问出身不问来历,只要有一技之长便收入门下,这些人中不乏有一些不法亡命之徒,鸡鸣狗盗之士。
而这些养士之人更是在其府中明目张胆的培养刺客死士,所谓侠义,大多不过是些违法乱纪,目无国法,来实现自我目的的借口罢了,以今天的角度来说,将这些游走于国家律法之上的任侠,称之为黑道也不为过。”
秦嗣远轻摇了摇头,似乎并不赞同嬴政的说法:“世间万事万物没有绝对的,他们崇尚武力,不事生产,不受主流的法制礼制约束,所以我并不否认游侠类似于黑道。
但是,那个时代的政府法制总有力不可及的地方,对于这些存在真空的地方,这些讲侠义,重承诺,轻生死的游侠散客,未免不是填充空白的隐形力量。
黑白互补对那时候来讲,何尝不是乱世中的常态?”
“国与国也不能一概而论,”嬴政目光一敛,沉声说道,“在秦国,就不需要这些黑道的互补,国自有国法来治,在韩非《五蠹一篇中,游侠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人本身就对国家而言就如同害虫,正所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他们的存在便是对法治吏治的反动。”
秦嗣远沉默了许久,才凝视着嬴政问道:“你很喜欢读《韩非子?”
“纵观古今唯这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