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家灶前的景象给震惊到。
一张破烂不堪的木桌,几张咯吱响的小板凳,桌上一碗青菜,以及腌了有些时日的咸菜。
而米香是从那有些年头的铁锅里飘出来,一旁的水管,而水不停滴答落地。
在老奶奶家祖孙三人吃饭的时候,上海来的客人凑了点慰问金,递给了老人家,老人家再三拒绝。
“给孩子们买点肉吃,正在长身体,您老也买点好吃的吃。”钱主任又把钱塞给奶奶。、
“收下吧。领导对我们边疆人民的关怀。”在陈支书及陶村长的劝说下,奶奶终于收下了,颤颤巍巍的,用有裂痕、黑色污渍的手放进了胸前背着的,亲手缝制的有苗族服饰图案的四方“钱包”里,暂且称之为钱包吧,并再三感谢。
这一幕幕,在小北心头萦绕,久久不能忘怀。也在钱主任一行的上海客人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拍了好多照片带回去。
钱主任更是在母亲节那天写下了《背出贫脊》这篇文章,内容如下: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在中国偏远的东南边陲,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最前沿地带,有一个美丽的原生态少数民族聚居地——白马,这里山花烂漫、野果飘香,丛林深处,云雾缭绕。然而,正是这个宛如仙境的地方,贫困却钟情地滞留着。
一年前,我从上海来到这里,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可当走遍白马的山山水水、苗寨乡村后,我对这个集边境、民族、贫困、山区、老区、原战区为一体的县份,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淳朴的白马人民,有了浓厚的感情。是啊,光有美的环境,没有现代化的生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只有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借力发展,才能走上振兴之路。
我的镜头里,曾纪录过“向往城市”的白马妇女,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更是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白马的母亲们都很坚强,她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幸福,用惊人的毅力支撑着走出贫脊的梦想。瞧,背着背篓下地干农活,她们常常负载着超过自己体重的重量,无怨无悔。今年母亲节,我下乡途中拍到这组画面,心灵被强烈地震撼着,也深感肩上扶贫担子之重。
钱主任配的图片里还有白马县的母亲们背着猪菜及油菜花的照片,拍得很震憾,引起了轰动,吸引全国各地的人们更多地关注到脱贫攻坚战役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