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成都西门有草堂  独孤之后复孤独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权可使磨推鬼。浩浩世间,难得见真诚的灵魂,真心的相知,有的只是利益,相互的倾轧与利用,黑暗无比。

有道是“国家不幸诗家幸”,又或者“仕途不幸文坛幸”,因为看透了官场的腐朽,看透了世人的堕落,深刻了解百姓的疾苦,努力追寻国富民强、政治清廉、军事过硬的理想,渴望疆土得到保护,民众得到安宁。

暮年他已经基本抛弃了做官报国的幼稚思想,而是满腔热情幻化为一滴滴墨水,冉冉地流淌下来,于是我们才看到面所及的篇章,才有《兵车行》、《哀江头》、《旅夜抒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北征》、《佳人》、《秋兴》、“三吏”、“三别”等辉煌的名篇。

杜甫的一生的短暂的,尤其晚年经历安史之乱,强盛的大唐从此由盛转衰,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四处奔波辗转颠簸,吃够了苦头,成都的几年稍微稳定,草堂给了他一席安慰。

独孤信和杨逍看到的草堂是经过后人整修过的,不是杜甫所住的。杜甫住的到底是什么地方呢?那草堂就是一个破茅草屋,还是那种一下雨就到处漏雨的茅草屋,没有抗寒的衣物,也没有吃的东西。他的儿子就是因为没有吃的,被活活给饿死的。

杜甫的死也是因为饥饿,据说杜甫离开四川后就住在湘江一带,突然间的洪水让杜甫被困,连续饿了九天。当杜甫被当地的县令救回来时,已经饿得头晕眼花了,县令用白酒牛肉热情招待他,而杜甫却因为在长时间的饥饿过后暴饮暴食而与世长辞了。

杜甫见证了盛唐的没落,他的那些伟大的诗篇,是他一生悲苦的哀鸣。也是一个辉煌时代走向衰落的哀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