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久违的笑容,他拍着独孤信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
第一个题目考的是你的文学功底,无论哪个朝代,文人们都不会过时,你们此去,必是为天下苍生着想,定会举起义旗,若能成功地改朝换代,你不至于除了一身武艺别无所长,做不了治国的臣子。第二个题目考的是你的观察能力,看你能不能从细小之处发现问题,能不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后如果为将,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要能够做到善于捕捉战机,见微知著,以后的日子里,你会受益匪浅。第三个题目不是考核,而是试探,希望你能够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墙倒更是众人推的道理。以后你会与很多很多的人打交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不平或者不满,而怎么平衡,不仅需要用到算术,更要用到真诚。你必须永远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才能够真正取信于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样的道理。”
独孤信听完柳贯这样一番长篇大论,不久之前还埋怨先生刁难的他,这时早已泪流满面。此时的独孤信才明白了柳贯的良苦用心,自己想凭着一腔热血去闯荡江湖,去扶危救困,去举起义旗为民请命,想打败蒙古人,把他们赶出中原,可是只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蒙古人骁勇善战,绝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打败的,这需要长期斗争,更需要天下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才有可能完成的。
柳贯饱读诗书,做起事情来也是一板一眼,总是三思而后行,对于独孤信的考核,他肯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不想让独孤信轻易冒险,更不愿意看到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人凭着一腔热血闯荡江湖,要想反元成功,必然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文武全才那更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