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万里跋涉为信仰  独孤之后复孤独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吸纳了佛、道、儒三大宗教文化的精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以杨破天的个性,这样的武功并不适合他。

因为他们的武功以柔美为主,身、步、手法多以弧线、曲线形成,取太极阴阳鱼应对哲学思想,在运动中功防。

进击时动中有静,静极生动、刚柔相济、短、小、轻、柔奇兵器为特色,如扇、棘、佛、尘、剑耙、五行轮、鞭杆等。即使以刚烈显赫的神拳门中的醉八仙在进击中也以巧击眼,颈部软弱部位,杜绝猛冲猛打,更适合修身养性。

而明教的教义却被简明地归纳为“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八个字。教众中有农民、秀才、吏员、兵卒、绿林好汉、江洋大盗、武林俊彦等。

明教教徒多白衣乌帽,秘密结社,共同尊奉明使为教内尊神。当时因为处于秘密结社状态,为了避人耳目,免遭官府的查禁,于是教名也有了多种别称——除浙江称摩尼教、福建称明教外,淮南称“二桧子”,江东称“四果”,江西称“金刚禅”,福建又称“揭谛斋”等。

杨破天不远万里,不惧苦寒,不惜一切代价地赶来投奔,肯定不愿意中途放弃,他为了投奔明教,连自己的名字都改了,说矢志不渝也不为过。

明教的总坛叫做“光明顶”,取名用“光明”二字,足以诠释明教的创教宗旨,就是为了追求光明,普及光明,更暗示着明教的光明正大,绝非邪魔歪道。

明教,是个有信仰、有教义、有信众的宗教,他们所信奉的是明尊,从他们所经常念诵的经文:“焚我残躯,熊熊烈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更能看出,明教创教的宗旨,是为了为善除恶,普及光明,普度世人,免除忧患。

光明,就是明教教众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更是杨清风改名为杨破天,从中原来到这昆仑山的动力。看杨破天这架势,是不光明顶誓不罢休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