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兄长。
如此两个聪明过人的孩子,无双教导起来,那肯定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多少宗师的毕生理想,自己何德何能,有机会教导出来两名绝世高手,有这样的机遇和成就也不枉此生了。杨大哥杨大嫂回来,看到两个孩子如此出类拔萃,肯定会非常高兴的。
一日午间,两个孩子正在休息,无双也在思考着下午如何教两个孩子武功招式,让他们背诵什么时,仆人报有一人造访。
那人进来,双方见礼,无双开门见山:“姑娘何人?来此何干?”来人答道:“小妹郭襄,找杨大哥助我父亲守襄阳城。”
无双大喜,原来她就是江湖人称“小东邪”的郭襄郭二小姐,如今几年不见,她已经成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仔细打量,既有黄蓉般的梳云掠月,又有郭靖般的逼人英气。父母的优点,在她这里合二为一了。
无双请郭襄坐下,听她慢慢道来。杨大哥携杨大嫂出外求医,至今已经将近四年,第一年还有消息传来,近三年已杳无音信。自己也是受二人所托,在这里照料两个幼子。
郭襄听到“两个幼子”时,眼神里透漏出诧异,问道:“大哥哥的两个孩子在哪里?”无双带着郭襄来到内室,向她详细述说了两个孩子的情况。
信儿是如何被杨过和小龙女收养,“独孤信”这个名字的由来,再到近几年自己是如何抚养、教导他,风儿自出生时起,就经历的诸多磨难。郭襄很有耐心,听陆无双娓娓道来。
两人只自顾自地说话,不觉已经快一个时辰,信儿先起身来,过去叫醒风儿,两个孩子向无双和郭襄请安问好,并向无双请示后半天要学习的内容。
无双向两个孩子简单介绍了一下郭襄,便告诉信儿要练习的武功套路和背诵的东西,嘱咐两人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并让信儿多多照顾风儿,自己随后会来传授新的武功,并请郭襄指点一二。
可能家里有客人来,孩子们不想给无双丢人,就卖力气地练,下功夫地背,很快就把学习任务完成了。可是还不见无双与郭襄出来,他们又不愿意去打扰大人谈话,信儿就带着弟弟一边玩,一边等。
信儿带着风儿一会去抓蝴蝶,一会又去抓知了,等到无双和郭襄二人出来看孩子们时,他们早已不见了踪影。
无双大惊,连忙差人四下里寻找,“我带着两个孩子这几年里,从未有过任何闪失,今天是怎么了?本想让你看看两个孩子学文习武的情景,这下可弄巧成拙了。杨大哥杨大嫂回来见不到孩子,我该如何向他们交待啊……”
平心而论,无双带孩子这几年,从未有任何差池。两个孩子也非常懂事,他们自小就表现出超出年龄的稳重,今天的事情从来没有遇到过,两个孩子能突然间没了踪影,无双内心肯定是慌乱的。
郭襄劝解道:“姐姐莫慌张,孩子们可能就在不远处练武,也可能想给咱们找点比较新奇的东西,还是不要自乱阵脚,我们先找到他们再说。”
不一会,两个孩子就被仆人带了回来。无双本想劈头盖脸教训一顿他们,被郭襄一旁劝住,且听孩子分辩。
信儿知道自己和弟弟不该私自出去玩,更不该走远,急忙向无双磕头赔罪,风儿也慌忙上前,向无双姑姑承认错误。念及两个孩子平时都很懂事,并不曾惹自己生气,再加上郭襄不住地求情,无双也就不再纠结,原谅了他们。
郭襄提议让两个孩子先比武,后比文。自己从旁观看,如有需要自己去点拨的,肯定义不容辞。由于信儿比风儿要大两岁,这次比武肯定是不公平的,可是比武的过程,却让郭襄大开眼界。
风儿年龄虽小,本领却一点也不差。刚开始信儿还让着弟弟,可是三十多招过去,两人仍然不分胜负。信儿就决定用自己新学的,风儿还没学过的招式来出招,可能会出奇制胜。
没成想,风儿看到信儿出招,一看就会,立马就打出同样的招式,好好的一次比武,变成了教学。当信儿将自己所会的所有招式都打完时,也没有胜出。
无双与郭襄二人一旁观看,为了保证公平,均抱着两不相帮的态度,看看谁更出色。
信儿毕竟年龄大一些,身高和力量比风儿更有优势。在用招式无法获胜时,他想到了力气。虽然在出招和拆招上,两人差距不大,但是自己的力气比弟弟要大的多。
信儿灵机一动,突然使出一招“有凤来仪”立马又变招“仙人指路”,回手又打出“弓步冲拳”,面对信儿突然的变招,风儿猝不及防,被打倒在地。信儿冲上前去,赶紧拉起了弟弟,连忙向弟弟道歉。
郭襄和无双爽朗地笑了起来,才不到七岁的孩子,就明白了许多习武之人一辈子都参不透的道理,那就是“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能把学到的东西灵活运用,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接下来比文,单纯的背诵就没意思了,无双和郭